很多人都知道,錢塘江里自古以來就有江豚。但到了現在,真正能夠看到江豚的人卻少之又少。
就連天天去江邊釣魚的老師傅也說,很難再看到大江豚躍出水面撒歡的那道風景了。
不過,前天晚上7點多,濱江區的漁民馮師傅和老婆在江上收網時,卻撈上了一條「怪魚」。昨天一早經過辨認,這正是已經多年沒有在江上現身的江豚。
昨天上午,杭州漁政部門及時找回了這頭小傢伙,並給它做了體檢。
中午時分,小江豚回到了錢塘江的懷抱中。
漁民江中網到「江豬」帶回了家
前天晚上7點多,天早已黑了。錢塘江江面上北風凜冽。
濱江區的漁民馮師傅兩口子的漁船還停在復興大橋下游幾百米處。他們正準備拉起最後一網,等第二天一早拉去家附近的農貿市場出售。
「我們撒下的網是新的,比較平整,上面沒有纏著比較尖銳的東西。當時我和我老婆一起在拉網,她眼睛尖,看到網裡有東西。」
馮師傅向江面看去,網裡有個黑影,長度大概有一米左右,「當時我以為撈上什麼大魚了,心裡一陣高興。」
不過隨著漁網的上升,馮師傅夫妻倆心裡都咯噔了一聲。
「這玩意好像是海豬(當地漁民自古稱江豚為江豬或者海豬)啊?」馮師傅的老婆嘀咕了一句,「這東西我們不要,不敢賣,又惹事,還是放掉吧。」
馮師傅說,自己當時沒同意,「單獨拿個大點的箱子,放些乾淨的水,先帶回去看看情況。」
而昨天下午,他也向漁政部門人員解釋了自己那麼做的原因。
「一是因為在江上打了一輩子魚,這樣和『海豬』面對面還是第一次。而且,我怕萬一這江豚在網裡有個傷病,責任就是我們的。」
當天晚上,這頭長80厘米的江豚就在他們家的水箱裡過了一夜。昨天一早,馮師傅把它帶到了濱江區的繽紛農貿市場,想請市場裡的漁戶們一起鑑定鑑定。
「當時大家圍過來一看,都說是江豬,有點學問的就管他叫江豚,說是保護動物,還說我攤上大事了。」這下,馮師傅沒了主意,馬上把事情告訴了市場的管理人員。
小江豚身體健康無外傷
杭州市漁政漁港漁船監督管理總站資源增殖科的副科長童奇烈,是在昨天上午9點半收到這條消息的。
「當時我正在外面開會,挺遠的。但聽說這個消息後,實在忍不住,直接就趕過去了。我們站里的領導也全都趕了過去。」
為什麼漁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如此緊張?這主要還是和他們近年來的工作經歷以及江豚的珍稀程度有關。
「我是2005年參加這項工作的,8年時間裡,我們經常去江上做搜集採樣工作,但真正的江豚只見過三次。」童奇烈說。
第一次是在2008年,當時童奇烈他們趕到現場時,那頭江豚渾身是傷。後來,經過漁政部門的救治,最後成功放生。
第二次是在2011年,當時有市民發現江豚擱淺,童奇烈再次趕到現場,但讓他心痛的是,兩頭江豚早已經沒了生命跡象。「其中有一頭體長1.8米,屬於比較少見的大傢伙了,很可惜。」
而昨天,是他第三次真正和江豚面對面接觸。
昨天上午10點30分,他一路趕到繽紛農貿市場,擠進了圍觀人群中。
蹲下來仔細看了一圈後,他的心裡感到一陣激動。
「這是一條幼年的長江江豚,全國可能還有不到千條。體長80厘米左右,全身皮膚無外傷,精神也很好。可能是水箱太小,讓它覺得有點彆扭。」
他一邊用手機拍攝,一邊記錄下了眼前的情況。
漁政部門把小江豚放歸自然
隨後,漁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再次仔細確認小江豚身體健康,屬於可以立刻放生的狀態。
考慮到大船放生難度大,可能還會傷到小江豚,昨天中午12點,漁政部門的快艇趕到現場。
童奇烈等四名漁政工作人員緩緩將裝有小江豚的水箱平放在快艇上,一直開到了較少有船經過的錢江九橋處。
重新回到江中後,小江豚一個翻身就沉了下去,接著又緩緩向上浮了一些,最終消失在江面上。
這時候,童奇烈看了看錶,已經是中午12點半了。
「可能因為它還屬於未成年,好奇心重,所以會鑽到網裡去,幸好沒有受傷。」把小江豚重新送回自然,童奇烈的心情也很好,和我們聊起了今年來錢塘江上發現的那些「奇珍異獸」。
「現在媒體對於動物保護的宣傳多了,我們也經常製作一些宣傳冊交到漁民手裡,並定期請他們來開會。」
前不久,童奇烈他們接到漁民打來的電話,說抓到一隻海龜。
「我們趕過去一看,是一隻玳瑁,應該是從大海里衝過來的,身體狀況不錯,我們對它檢查後,進行了放生。」
而今年上半年,還有漁民給漁政部門打電話,主動上報捕獲了一隻綠海龜,童奇烈他們也及時進行了放生。
「更多的是松江鱸魚的發現和上報放生。這種魚和江豚、海龜之類相比,特徵並不明顯,但現在也有很多漁民在捕獲後主動給我們打來電話,我們感到很欣慰。」
最後,童奇烈也再次提出希望漁民、市民在發現受傷、擱淺的保護動物能及時跟漁政部門聯繫,而捕獲的保護動物即便沒受傷,也要及時報告漁政站爭取時間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