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山東國企的特點是資源型企業比較多,山東黃金、兗州煤業、山東鋼鐵等上市公司就是山東典型的大型資源型企業代表。在中國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山東的資源型國企自身就有轉型的動力,而三中全會提出的國資改革,加速推動了山東資源型企業的改革進程。甩包袱、進軍有前景的行業,或是山東資源型大國企的轉型方向。
據了解,山東國企改革的方向可能是淘汰部分落後產能,對現有優勢企業進行結構調整和產業擴張,隨後逐步控股一些優質民營企業和一定的金融資本,進行資源整合,將部分國企從單一資源加工型經濟向混合型經濟進行轉型,從追求企業規模化發展轉向追求質量和效益化發展。
山東國企改革的這一思路目前已經逐步清晰,並且從當地國資企業的行為上,已經得到印證。
近日,山東產權交易中心信息顯示,兗礦集團旗下兗礦魯南化肥廠擬轉讓所持山東魯南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全部25%國有股權,以退出這家持續虧損的企業。
資料顯示,去年山東產權中心實現國有資產交易107億元,今年上半年國有資產交易金額已達77.98億元,下半年還將推動全省涉訟國有資產規範進場、行政事業資產進場常態化,進一步推動國企實物資產進場流轉。其中,採礦、製造行業占去年總交易額的80%以上,這也暗合了山東能源、製造等行業優勢突出的經濟特點以及兩大產業結構調整的大周期。
業內人士分析,山東國資改革的思路就是要調整國有經濟布局,提高國有資產的效率,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並在真正需要國有經濟進入和加強的領域與行業發揮更大的作用。
欲先人一步掌握最新報告請查閱《2012-2016年中國不鏽鋼焊接管行業當前現狀及未來趨勢發展預測報告》。
更多資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資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