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坐倒在路邊,幫還是不幫?近日,在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附近,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奶奶因為迷路,血壓急速升高,無力前行,癱坐在地,向路人求助。可是,半小時過去,來往的行人不少,卻沒人上前扶一把。最後,一名小學生上學路過,主動攙扶老人,送她回家。
1月3日上午,老人來到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將親手寫的感謝信交給學校老師。老人顫抖的雙唇不斷重複著:「請你們一定要找到我的小恩人,將這封信轉交給她,謝謝。」
在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附近,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奶奶因為迷路,血壓急速升高,無力前行,癱坐在地,向路人求助。可是,半小時過去,來往的行人不少,卻沒人上前扶一把。最後,一名小學生上學路過,主動攙扶老人,送她回家。
老人回家途中迷路 半小時無人幫忙
老人名叫李雲。去年11月5日,她獨自一人出外,買了3包衣物。因為患有嚴重的青光眼,老人看不清方向,一不小心迷路了。「本來10分鐘就到家,結果走了半個小時,還是找不到回家的路。」老人心急如焚,想打車回家,但叫了幾輛計程車都沒有停下來。向路人求助,想給老伴打電話,但匆匆的行人並沒有理會她的請求。
這時,一名叫李悅的小學生上學路過,她主動上前扶起老人,並向老人詢問情況。「我知道翠園路在哪,我扶您過去吧。」 李悅背起衣物,雙手攙扶老人,緩慢地往翠園路方向走。
在路上,老人問李悅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年級的學生。李悅始終不肯說。走到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門口時,老人看見許多學生走進校門。李雲急忙叫住小同學,「你趕緊去上學,遲到老師要批評你」。老人一再堅持,李悅只好指著前面告訴老人,「那裡就是翠園路,沿著這條路走兩分鐘就到了,你一定要小心。」
老人順利到家後,一直想給李悅送感謝信,但由於眼睛剛動過手術,尚未痊癒,看不清東西,無法書寫。「我不想別人代寫,沒有她的幫助,後果不堪設想,我一定要親自寫信給她。」
在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附近,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奶奶因為迷路,血壓急速升高,無力前行,癱坐在地,向路人求助。可是,半小時過去,來往的行人不少,卻沒人上前扶一把。最後,一名小學生上學路過,主動攙扶老人,送她回家。
小學生只想幫人 是個熱心的孩子
1月17日,記者走訪了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德育處主任唐新亮告訴記者,得知老人送感謝信後,學校領導非常重視,動員全校尋找那位熱心學生。學校當天下午確定,幫助老人的孩子叫李悅,就讀四年級6班,今年10歲,並及時告知了老人。
在學校,記者見到了李悅同學。李悅個子不高,天真爛漫,略顯害羞。說到為什麼要幫助老人,李悅撓了撓頭,想了一會兒說,沒有什麼原因,有人遇到困難就應該去幫助。記者又問到,最近有新聞報導過一些「碰瓷」事件,你不怕被別人誤會嗎?「我在電視上看過相關報導,但我當時只想著幫人,沒有考慮那麼多。」李悅對記者說。「李悅是個熱心的孩子。」據李悅的班主任譚淑玲介紹,同學們遇到難處,她都會儘自己所能去幫助他們。
各方說法 市人大代表楊劍昌 「碰瓷」訛詐只是極少數人
「這事值得鼓勵,要提倡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市人大代表楊劍昌表示。他說,畢竟「碰瓷」訛詐的只是極少數偏激的人。楊劍昌說,有些報導影響了社會對老人的關愛,讓人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同時提醒,社會上受到幫助的老人也要擺正心態,對幫助自己的人表現出最起碼的尊重和敬意。
深圳大學教授王慶國 小學生救人注意防控風險
「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值得好好讚揚。」深圳大學國際交流學院院長王慶國教授表示,提倡孩子助人為樂要注意方式方法。李悅扶起老人是在甄別之後,並在熟悉的螺嶺片區內。而在陌生的環境裡,遇到陌生人求助,作為未成年人的小學生如無法甄別,應該第一時間向老師或家長打電話尋求幫助。
更多學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學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