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記者2月23日從環保部獲悉,22日開展空氣品質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33個城市發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0個城市為嚴重污染。污染範圍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三大原因造成中國近期大範圍空氣重污染。
環境保護部衛星遙感監測表明,22日中國中東部地區空氣污染影響面積約為121萬平方公里,其中較重面積約為85萬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山西、山東等地。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16個城市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北京、邢台、張家口9個城市空氣品質為嚴重污染,天津、太原、衡水等7個城市為重度污染。北京市AQI值為305,空氣品質為嚴重污染。主要污染物為PM2.5和PM10。
查看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8年全球耐大氣腐蝕的工業純錫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盈利價值預測報告》
19日至20日,北京市空氣品質急劇惡化,由良變為重度污染,21、22日污染繼續加重,變為嚴重污染。19日至22日,天津、太原污染處於持續上升階段,空氣品質由良逐步變為重度污染。
有關負責人表示,造成中國近期大範圍空氣重污染的原因主要有:污染排放強度高,污染物排放量大;氣象條件不利,污染物難以及時擴散,尤其是京津冀區域近幾天冷空氣勢力弱,近地面風力小,大氣層結穩定,污染物容易形成積聚效應;機動車、北方冬季燃煤採暖污染等對空氣品質產生影響。
中國環境保護部切實加強空氣品質預測預警,及時發布空氣污染信息,並部署各地區做好空氣重污染應對工作,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同時,組織了12個督查組,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部分重點城市,開展專項督查。各地區也及時採取應對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空氣重污染的影響。
26日前,大氣擴散條件維持不利,天津和河北北部以中至重度污染為主,北京和河北中南部以重至嚴重污染為主。27日,受冷空氣影響,上述地區空氣重污染有望緩解,屆時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河北中南部以輕至中度污染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