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公安部負責人日前表示,要用3年時間徹底解決戶口和身份證信息「錯、重、假」問題,實現全國戶口和公民身份號碼準確性、唯一性、權威性。長期以來,一些地方公安部門內外勾結聯手上演戶口、身份證「變臉術」,假戶口、假身份證不斷被曝光,執法機關公信力面臨挑戰。
案例:一些官員有多個身份證
陝西「房姐」龔愛愛、河南鄭州「房妹」一人擁有多個戶口和身份證,讓人咋舌。無獨有偶,江西、安徽不久前非法戶口中介買賣「幽靈戶口」,一些中介人通過公安部門「內部人」製作「戶口」「身份證」。
參看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0-2015年身份證卡基材料行業競爭態勢及投資發展預測報告》
不僅如此,一些涉案落馬的政府官員,比如安徽省鳳陽縣原公安局長陶勇、山西運城市原紀委幹部張彥、廣東汕尾原菸草局長陳文鑄,也都擁有雙重戶口和多個身份證。
這麼多人扎堆做起戶口、身份證的「文章」,究竟為哪般?記者梳理一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隱匿非法收入和財產。利用假戶口、假身份證在銀行開設帳戶,為非法資金躲避銀行監管提供便利,使洗錢、受賄等非法行為的查辦難度加大。
——逃避各地房地產限購政策。不少大中型城市推出樓市限購令,一些人違規辦理多個戶口、身份證,鑽限購政策的空子,購置多套房產,躲避身份核查。
——在上學、就業、醫保等方面享受社會福利。假戶口為孩子上名校、在戶籍所在地就業、城市醫保報銷等提供了便利。
辦理:局長副局長簽字就能辦
轉遷、落戶、辦理身份證都需要工作單位、街道社區居委會、派出所、公安局等部門審核,在普通人看來十分繁雜而又嚴肅的事情,為何對個別人卻易如反掌呢?
「沒什麼難的,市縣公安局長、分管副局長簽個字就能辦理戶口。假戶口現象折射出一些基層公安部門戶籍管理的混亂。」海南省公安廳的一位內部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採訪了解到,出現假戶口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辦戶口、身份證的申請人提供虛假材料,公安機關審核不嚴格,形成漏網之魚;另外一種是申請人和公安機關戶政人員內外勾結、弄虛作假。
「從一些案例來看,第二種情況居多,一些基層公安部門戶籍管理還是不夠嚴格。」海口市公安局的一位戶籍民警說,戶口遷轉、登記、身份證製作等過程中人為因素太多,個別派出所所長、基層公安部門負責人因人情關係和「好處費」,對戶口材料審批不嚴格。
監管:發現註銷重複戶口43萬個
據了解,全國公安機關正在加快推進人像比對系統建設。目前,全國已有16個省區市完成了省級人像比對系統建設並投入應用,另有4個省開始試運行,通過比對發現、註銷重複戶口43.1萬個。
名詞解釋
幽靈戶口
「幽靈戶口」指的是不法分子通過所謂「內部人員」辦理的現實中並不存在的人的虛假戶口。2014年1月22日晚,央視播出有關江西南昌等全國多地存在買賣合法身份的報導,神秘中介人通過「內部人」販賣「幽靈戶口」。23日,南昌市警方對外回應:已連夜成立由紀委等多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無論涉及到誰,公安機關絕不姑息,一查到底」。
對於安徽、江西「幽靈」戶口、身份證案件的查辦,從初步通報情況來看,不法分子買賣戶口確實存在,公安內部存在害群之馬和腐敗現象的問題也開始浮出水面。事實上,按真程序來建假戶口,能做到這一步的,只能是隱藏在公安機關的「內鬼」。
更多身份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身份證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