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2013年我國鎢礦超采近5萬噸

2013年我國鎢礦超采近5萬噸

2014-01-01 16:35:42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據化工報告大廳了解:中國是鎢的第一生產國,但鎢資源的儲采比卻遠低於全球儲采比。

  五礦集團總裁周中樞表示,經多年過度開採,我國2012年鎢資源儲采比已降至9.4,明顯低於全球儲采比21.94的平均水平,盲目重複建設和無序開採更嚴重影響了國內鎢行業的健康發展。

  為保護緊缺資源,從2002年開始,國土資源部向全國鎢礦下達鎢精礦開採的「總量控制指標」,這一指令性計劃已連續實施至今。

  但近年來,國內鎢精礦開採一再超標,冶煉加工企業未批先建,生產規模屢屢擴大,鎢礦超采現象嚴重。「以2013年為例,國土資源部下達的鎢精礦(三氧化鎢含量65%)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為8.9萬噸。但據第三方公布的統計數據,2013年全國鎢精礦產量達13.8萬噸,同比還增長8.3%。」周中樞稱。

  超采造成的惡果,在「世界鎢都」江西大余縣表現尤為突出。2011年11月,大余縣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三批資源枯竭城市。根據《大余縣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規劃(2013~2020年)》,由於長期高強度開採,現有鎢礦可開採利用僅剩6.16萬噸,開採年限不足10年。

  周中樞認為,造成這一現象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投資者看重眼前短期利益,不惜資源浪費,「大礦大開,小礦小開,有水快流」;二是地方政府出於局部經濟利益考慮,對於沒有生產礦山的小型鎢礦選礦企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三是政策執行監督力度欠缺。近兩年來全國115座主要礦山普遍存在超產的問題,卻沒有一家受到過相關部門的嚴厲處罰。

  他表示,從長遠和全局看,缺乏統一規劃和合理資源配置的政策執行,必將加劇鎢資源的無序生產和惡性競爭。同時,西方國家為獲得我國廉價鎢資源供應,已將我國稀土、鎢、鉬等稀有金屬出口管理訴諸WTO,鎢產品面臨取消出口關稅和出口配額的風險。

  在兩會期間,他提交了關於科學合理開發鎢資源的提案。他建議加強對鎢精礦主采指標及綜合利用指標的嚴格管理。建議國土資源部門在控制總量的基礎上,參照稀土資源指標分配模式,將礦山開採總量控制指標下達給各省,同時將部分指標對大型鎢生產企業單列,以便各省及大型企業內部合理調配使用。

更多鎢礦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鎢礦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