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專家指出文章出軌話題成錯位新聞輿論焦點現象

專家指出文章出軌話題成錯位新聞輿論焦點現象

2014-01-01 10:29:43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在剛過去的周末,「周一見」成為網絡最流行的熱詞,這源於文章與姚笛婚外情八卦。3月31日凌晨,被指「出軌」的演員文章髮長微博道歉,稱「自己咎由自取,願日後再不負人」。僅四分鐘後,其妻馬伊琍則發感悟微博: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媒體爆料:文章姚笛街頭挺親密

專家指出文章出軌話題成錯位新聞輿論焦點現象

  上周五,《南都娛樂周刊》主編謝曉發布了「微博預告」,宣布《南都娛樂周刊》將於本周一曝光重磅圖文。在這條微博發出後,網友的猜謎熱情高漲,並創造出2014年娛樂第一詞「周一見」。之後媒體人紛紛在網上爆料,指此事為文章與姚笛的地下戀情,某網站也將文章、姚笛兩人從深圳至北京「痴纏6日」的視頻放出。

  在曝光的照片和視頻中,姚笛甜蜜地抱住了文章的胳膊,小鳥依人般地貼在了文章的身上,在十字路口處深情摟住了文章的脖子,文章則安慰似的拍了拍姚笛的背部,此情此景與處於熱戀中的情侶無異。

  文章道歉:願日後再不負人

專家指出文章出軌話題成錯位新聞輿論焦點現象

  3月31日零時剛過,文章在自己微博上發表了題為《至「周一見」》的聲明,開腔回應,承認自己出軌,並道歉稱一切是咎由自取,與任何人無關。文章一連用了四個「辜負」:「我辜負了馬伊琍和孩子,辜負了家庭,辜負了丈夫和父親的稱呼,辜負了所有對我寄予期望的人。」文章稱自己的錯誤不配取得原諒,但願意彌補,「願日後再不負人」,挽回婚姻的意味濃重,似乎在暗示會重新回到馬伊琍和兩個孩子的身邊,和姚笛的婚外情似乎也要就此打住。

  從2013年開始,文章的「耍大牌」、「態度傲慢」、「脾氣古怪」成了他的一大標籤,無論是媒體還是網友,談起文章都頗有微詞。文章出軌事件曝光後,網上罵聲四起。文章在聲明中也順帶檢討了自己這幾年的種種「劣跡」,稱願意承擔一切後果。「演藝事業的平順,造就了我狂妄自大,驕傲蠻橫的脾氣,導致今日岌岌可危的地步,我今天願意承擔一切後果。」

  文章發表聲明短短几分鐘後,他的太太馬伊琍就在自己的微博上做出了回應:「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對此有人認為「且行且珍惜」一句暗示馬伊琍已經原諒文章。也有人認為事情遠非表面那麼簡單,可能是馬伊琍念及舊情暫時幫丈夫渡過難關,這或許是兩人好合好散的前兆。文章和馬伊琍2008年傳出結婚,並於當年9月生下女兒文愛馬,2014年春節馬伊琍再生一女。

  作為事件另一方,姚笛卻始終保持沉默。姚笛從3月30日中午便關閉了微博的跟評功能。此外,還有自稱姚笛好友的網友在微博爆料其情緒崩潰。昨日有媒體多次連線姚笛,電話通了她就是不接。對此姚笛的助理回應說:「我們沒有看見姚笛和文章在一起呀!我們也是從網絡上才看見這個消息的。」

  反響:網友一邊倒指責男方

  文章的聲明雖然寫得聲情並茂,也看似得到了馬伊琍的原諒,但卻沒有得到網友的認同。

  有網友表示,以前很喜歡文章,但是這件事完全毀了文章好父親好老公的形象,「一紅就忘本」:「真正跟你裸婚的女人卻輸給了陪你演裸婚的女人。」有網友評價文章是說一套做一套,說的比做的好聽,文章的聲明看似誠懇,他只是不想承擔拋妻棄子的罪名。而對於姚笛,文章在聲明中的態度也是「拍拍屁股走人」。有網友指出,「當一切出現衝突時,你其實考慮的是自己的未來,你的自私,你能用什麼去承擔?還能用什麼去彌補?」

  文章和馬伊琍通過微博做出回應後,不少明星也在深夜發微博安慰。馬伊琍的好姐妹劉雲,認為「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曾經有過離婚經歷的黃奕,對馬伊琍的痛苦自然能夠感同身受,留言稱:「心疼你。雖然很難,但一切一定都會好起來!」而陳龍也號召網友們「勿為傷口鹽,需做雪中炭」。郝蕾也轉發了文章的微博,為其加油,「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年輕時用老年後的心態回望一切都只是個故事。」

  更多行業報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09-2010年中國新聞傳播行業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專家指出輿論焦點錯位現象讓人憂慮

       就在人們圍觀、指責這兩天網絡最熱話題文章出軌的同時,不少人也表達了疑惑:在同一時間,還有很多備受關注的社會新聞,比如馬航失聯尚沒有正式結果,而其他地方亦不乏突發事件,但它們的影響力顯得很有限。在「不缺新聞」的情況下,「文章出軌」話題似乎不僅熱度峰值前所未有,話題的持續性也讓人驚嘆。一個自然而然的問題是,為什麼人們更願意關注文章出軌?

  一種解釋是「新聞蓋舊聞」,過去經常有這樣的現象,前一個新聞還沒有結果,後一個就迎頭趕上,於是話題「爛尾」。馬航失聯淡出人們視線,而突發事件的影響似乎也不如以往,這樣的現象能否歸結於「新聞蓋舊聞」?可以肯定的是,「新聞量」在短時間內遞增必然會在熱度方面彼此影響,「文章出軌」作為一個充滿懸疑和八卦氣息的新聞,會影響其他新聞的傳播,然而,這種關聯性可感知也有一定說服力,但卻難以測量。

  其實,如果拋開時效因素的影響,走出新聞勝過舊聞的僵化思維,對比不同新聞的傳播效果和社會影響力,結果必然也存在較大的差異。這正是很多人疑惑甚至失落的關鍵所在,人們似乎天生對八卦有著本能的圍觀衝動,而不願以公共利益之名去關注那些公共政策或突發事件,癥結何在?

  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員表示,有必要分析不同新聞的特徵,娛樂新聞的主體是社會名流,他們往往有著巨大的粉絲群,生活狀況乃至個人隱私都為民眾所喜聞樂見。作為偶像,他們大多被塑造出相對正面的個人形象,緋聞甚至出軌這樣的負面新聞出現,就意味著一種形象反差,背離了民眾的期待,民眾必然站在道德制高點對其展開批判。在娛樂新聞中,民眾經常輕易被帶入,繼而施展他們的愛恨情仇,這種情緒客觀上有利於提升話題熱度。與此同時,由於言論往往表現「對人不對社會」的特徵,娛樂新聞言說空間之大可謂前所未有,這顯然也是這類新聞影響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主張保護隱私,正如有媒體號召不要對文章出軌窮追不捨,但別忘記,我們的社會從來不會排斥道德批判和道德說教。

  可能無論在當前哪個國家,媒體人的新聞「抱負」只有在娛樂新聞中才可以得到徹底地釋放。反觀那些反映社會矛盾、弱者不幸以及社會公正缺失的社會新聞,當事人的遭遇被置於廣闊的社會環境中,他們之所以受到關注,通常是以公共利益之名,一種通俗的解釋是,今天不為別人說話,明天就沒有人替你說話,圍觀是出於彼此的命運共同體,既是關懷也是義務,否則,其結果很可能就如那句名言說的那樣:沒有人說話,因為已經沒有人了。人們對此類新聞的關注熱情不可否認,只是,熱情背後的隱憂也顯而易見。

  民眾在關注社會新聞時,通常是作為「非直接利益相關者」出現,出於公共關懷,他們經常會表達意見,從而形成輿論壓力,促成問題的解決,但是,由於距離的間隔,這種熱情很難持續,加上表達過程必然伴隨一定的風險,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新聞的熱度,也是輿論監督「雷聲大雨點小」困境的根源。

  人們帶著好奇心去閱讀娛樂新聞,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討論公眾人物,卻很難在扮演公民角色的時候表現出類似的熱情。從宏大的時代角度看,娛樂新聞火爆而社會新聞式微,這反映了一種現代性困惑,即人們傾向於「娛樂至死」,對公共事務卻越來越冷淡,作為一種趨勢,社會學家早就對此有過研究。就此而言,今天看待「文章出軌」造就巨大輿論反響,甚至蓋過其他社會新聞這一現象時,有必要看到這一趨勢的影響。畢竟在當前階段「文章出軌」這樣的新聞持續成為輿論焦點,這無疑是一種錯位且讓人憂慮的現象。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新聞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