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中國地圖沿經線分割,地圖呈東西方向,給人以錯覺—中國東西長,南北短。其實恰巧相反,中國的南北向長於東西向。中國疆域的南北距離為5500多公里,東西距離為5200多公里。一幅中國全圖應該是採用豎版圖才能完整、直觀地表達中國陸地、海洋疆域版圖全貌。
據悉,2014年6月24日,湖南地圖出版社其與湖北省測繪學會共同編制的豎版《世界地勢圖》《世界知識地圖》,湖南地圖出版社獨立繪製的《中國地勢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地圖已得到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認可,獲得審圖號、書號,並正式出版發行。成為國內首批出版發行的大幅面全開豎版地圖。
傳統中國地圖的南海諸島是以插圖形式表現的,讀者無法全面直觀地認識中國全圖。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將南海諸島按照國土面積,與中國大陸同比例尺表示,南海諸島之島嶼、礁盤等地理信息有了詳細標示,不會再被人為地分割成「中國大陸雄雞形」和「南海諸島附方框」兩個局部,國家領土有「主次」之分的錯覺,起到國民版圖意識和海洋意識教育的積極意義。
世界地圖也有豎版
湖南地圖出版社出版的豎版《世界知識地圖》(南半球版)採用中科院專家設計的「廣義等差分緯線多圓錐投影方法」,沿緯線分割,更具直觀性,海域展現更完整,一覽性強。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豎版世界地圖克服了傳統世界地圖上南極洲和北冰洋變形極大的缺陷,將世界的地理關係準確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據悉,豎版的《世界知識地圖》是對傳統橫版《世界地圖》的一種突破,這意味著使用了400多年的橫版地圖不再「一統天下」,在地圖製圖領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豎版地圖的三點疑問?
橫版地圖與豎版地圖的區別在哪裡?
地球是圓的,可以沿經線縱切,還可以沿緯線橫切。傳統的橫版地圖,都是沿經線切割,再轉換成平面圖,而豎版地圖則是沿緯線切割。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在同一開幅的幅面上,豎版地圖比橫版地圖的比例尺要小些,比如同是一全開,豎版比例尺為1:700萬,橫版大約是1:600萬,而且橫版比豎版的陸地展現得更大一些,而豎版海域展現得更直觀完整。
豎版中國地圖以前有嗎?
去年1月,中國地圖出版集團就已經推出了新編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中國地形》。那時推出的豎版地圖中,南海諸島和大陸的比例尺是相同的,標示了130多個主要島礁。
在此之前,地圖繪製部門的教學圖里有豎版地圖,是教學掛圖,但裡面內容很少,面向社會的豎版地圖沒有。
為什麼說豎版世界地圖是突破?
目前國際通用的世界地圖基本是兩個版本:亞太版和歐美版。我國現在通用的亞太版以太平洋為中心,以東經150度為中央經線、西經30度為左邊經線和右邊經線。亞太版世界地圖的模本,最早是由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繪製而成。此後400多年,國內的世界地圖一直沿用的就是利瑪竇設計的框架,基本沒有大的變化。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8年中國道路交通地圖顯示板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五年發展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如今,湖南地圖出版社採用「廣義等差分緯線多圓錐投影方法」,繪製成南半球版世界地圖,這種地圖在社會公開發行有利於改變人們的固有觀念。事實上,豎版世界地圖早已在航空航天、科學考察等領域得到了重要應用。
更多地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地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