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了《關於安徽省2013年財政決算的報告》,認為2013年安徽省實現財政平穩健康運行,圓滿完成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批准的預算任務,全省財政決算情況較好——
財政支出突破4000億元,向重點領域傾斜
報告顯示,2013年安徽省公共財政收入完成3365.1億元,為預算的98.7%,比上年增長11.2%。加上中央補助收入、地方政府債券收入、按規定調入政府性基金和財政專戶資金、上年結餘收入等,預算總收入4583.5億元。
2013年全省公共財政支出完成4349.7億元,為預算的114.6%,增長9.8%。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加上解中央支出、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地方政府債券還本、調出至政府性基金等,支出合計4481.1億元。收支相抵,年終結餘102.4億元,其中結轉下年91.8億元,淨結餘10.6億元。
「財政支出結構優化。 」在匯報全省財政運行情況時,省財政廳廳長羅建國表示,全省財政支出突破4000億元,財政支出向教育、科技、社保等重點領域傾斜,全年增支355億元,占全部支出增量的90.9%。
2013年,安徽省積極發揮財政調控作用,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全力促進經濟發展。積極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取消、調整行政事業性收費,全年累計減免緩抵稅費達400億元。加大投入統籌發展,全省「三農」支出1711億元,增長14.2%,有力地保障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地。同時統籌安排67.9億元實施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新安江生態補償試點、水污染防治和湖泊綜合治理,推進可持續發展。
民生支出占比超過80%,積極調整支出結構
報告顯示,2013年全省民生支出3487億元,增長9.9%,占全省財政支出的80.2%。
2013年安徽省共投入605.6億元,全面完成33項民生工程任務,惠及6000多萬城鄉居民。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為提升民生工程績效,安徽省積極探索民生工程績效和建後管養長效機制,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民生工程監督員,投入管養經費14.2億元,帶動社會資金2.3億元。同時推動開門辦民生,開展2014年民生工程項目公開徵集工作,累計徵集意見3500條。
為保障社會事業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安徽省積極調整民生支出結構。投入731.5億元,推動教育事業均衡發展;投入529.3億元,促進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投入358.3億元,支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繼續深化,保障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統籌安排116.2億元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投入 26.8億元支持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困難群體就業創業;發放惠農補貼223.5億元,增長14.3%。
此外,我省還降低行政運行成本,統一按5%壓減省直行政機關一般性支出,壓減資金全部用於民生支出。
堅持勤儉辦事業,「三公」經費支出下降15.2%
在談到「三公」經費管理時,羅建國表示,2013年全省「三公」經費支出48.1億元,下降15.2%。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2014年將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嚴控財政供養人員,確保不突破2012年在編人員數,確保「三公」經費只減不增。
從報告顯示的數據來看,去年財政「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從嚴控制預算追加,2013年省級預算追加金額在上年下降60.5%的基礎上,又下降 63%,預算約束性和嚴肅性進一步增強;清理整合專項資金,取消競爭性領域96個專項,整合50億元用途相近、零星分散項目,集中財力辦大事。同時,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全年累計收回結轉結餘近20億元,減少財政資金沉澱。 2013年底審計署專項審計報告顯示,我省省級存量資金規模是全國較低的省份之一。
針對省級預算執行中存在的預算編制不完整、部分中央轉移支付資金撥付不及時、結餘結轉管理不規範、專戶資金未及時安排使用等問題,羅建國指出,下一步將以問題為導向,以規範為基礎,提高預算編制質量、提高預算執行績效、提高預算監督實效,不斷提升預算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