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雲南白藥業績下滑 神經過敏跨省調查稱被黑

雲南白藥業績下滑 神經過敏跨省調查稱被黑

2014-01-01 09:32:44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劉欣怎麼也沒想到,兩年前發布的一條微博,會給自己引來被警方跨省調查的麻煩。

雲南白藥稱被黑

  劉欣是廣州市荔灣區人民醫院皮膚科主治醫生,近日他通過新浪微博(微博認證名為@昡鐵重劍)稱,兩年前他曾發布了一條與雲南白藥有關的微博,其後該公司以涉嫌造謠造成企業商譽受損為由向雲南警方報案,自己則被跨省調查。

  該消息一出,雲南白藥相關粉劑產品的安全性再次受到關注,而「跨省調查」也令公眾質疑公司方面反應過激。

  7月22日,雲南白藥集團就此事在昆明召開新聞發布會回應稱,懷疑該事件背後存在「推手」。分析人士認為,雲南白藥近期在危機公關上的反擊也映射出其傳統主營產品面臨的窘境。雲南白藥2013年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增速及淨利潤增速比此前的2012年和2010年均呈逐步下滑之勢。

  事件緣起 廣州醫生遭遇跨省調查

  「今天又一個因家長無知造成的病例:皮膚擦傷後用紅汞+雲南白藥粉,表皮壞死、真皮層纖維增生,毀容基本確定……」2012年8月27日晚,時為廣州荔灣區婦幼保健院外科醫生的劉欣發出一條微博,並表示一名三四歲的小女孩摔傷後臉部的傷口嚴重感染,表皮已完全壞死,並已傷到真皮層,且是毛細血管豐富的部位,很容易留下疤痕,基於專業判斷,才有了微博中「基本確定毀容」的說法。該條微博發布後轉載量在千條左右,並未掀起太大波瀾。劉欣也坦承,自己之所以發微博,主要是提醒大家一旦有傷口,不要使用粉劑外敷,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不過兩年後的7月16日,劉欣又引用該條微博稱,「今晚雲南白藥集團的代表和雲南警方邀我去廣東省廳那邊聊聊天。」7月17日凌晨,又表示「調查已結束,歷時約4小時」。



  上述微博發布後,包括新浪微博實名認證為北京積水潭醫院燒傷科主治醫師的「燒傷超人阿寶」等醫藥界人士均紛紛發博聲援劉欣,跨省約談的行為由此引來諸多質疑。

  「早在今年4月,雲南白藥集團法律事務專員張勇就曾在廣州找我了解情況,這次他們以我涉嫌造謠造成企業商譽受損為由報案,認為我有利可圖。」劉欣表示,之所以在微博中出現「雲南白藥」是因為當時孩子母親向他傳遞了該信息,而粉劑不能用於傷口已是現代醫學的基本常識。

  而在科普網站果殼網上,也能搜索到大量解釋粉劑為何不能用於傷口的文章。多名業內人士在受訪時均認為,雲南白藥因該條微博報案顯得有點反應「過激」。

  企業回應 雲南白藥稱背後有「黑手」

  隨著「跨省」調查廣州醫生的事件不斷發酵,雲南白藥7月22日在昆明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司總經理尹品耀在發布會上表示,雲南白藥於6月9日向公安機關報案,報案的動機是從純粹的商業邏輯出發,一是為了維護公司的正當權益,二是弄清事情的真相。

  據宇博智業研究中心了解,劉欣所發微博在今年5月初被轉載,進而再引起紙媒、電視媒體、網絡媒體對該事件的二度關注報導;同時,不少醫藥界人士也開始對以雲南白藥為代表的中醫中藥進行質疑。

  雲南白藥董秘辦人士表示,「該事件本身的焦點從治療方式的討論轉向對中醫中藥的質疑,甚至是雲南白藥企業和產品的質疑,公司這才引起重視。」

  據報導,在新聞發布會上,雲南白藥總經理辦公室主任趙逸虹也表示,「經銷商、消費者甚至醫院醫生均因該微博內容而對雲南白藥產品的療效及質量產生了嚴重的質疑,很多人打電話到公司詢問,事件影響到公司的銷售。」趙逸虹還認為,兩年前發布的微博被翻出來炒,不符合新聞規律。而包括雲南白藥董秘辦人士及尹品耀均認為,上述事件背後有股推動力。

  事實上,這並非雲南白藥第一次拋出「被黑論」。

  今年4月17日,雲南白藥官網貼出一篇來源為「微信」的《陰謀———百年民族品牌緣何被黑?》文章,該文作者不詳,在文中將萬應百寶丹「有毒」配方事件的始作俑者歸結為相關利益集團。此後,雲南白藥官網又相繼轉載了8篇「正名」文章。

  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認為,在跨省調查事件中,雲南白藥「神經緊張」在情理之中,「劉欣的微博被再度熱炒恰好是雲南白藥在發布修改藥品說明書之後,時間節點上的契合度非常高,雲南白藥懷疑有推手也不無道理。」

  背景分析 公司營收增速及利潤增速下滑

  引人關注的是,自2003年以來,全國各地便有出現疑似使用雲南白藥不良反應的案例,不過公司基本未就此做過公開回應;眼下,雲南白藥不僅通過其官網轉載發布多篇「正名」文章,還使用司法手段維護商業信譽,其反應讓外界難免有些意外。

  據了解,同雲南白藥對危機事件態度一起轉變的,還有公司營收及利潤的增速出現下滑。據公司2013年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4.47%、20.35%,而2012年這兩個數字分別為20.99%和31.95%,2010年則為40.5%和57.59%,增長幅度呈逐步下滑之勢。



  此外,公司長期以來的「明星產品」———白藥中央產品、白藥特色產品的利潤率,也有逐年下滑的趨勢。一位醫藥行業分析人士認為,上述情況的出現與公司近年來遭遇的多次質疑有一定關係,「比如2013年2月香港衛生署下架部分雲南白藥,雖然在當年11月全面恢復銷售,但2013年其海外營收的降幅達14%,雲南白藥不得不對質疑引起重視」。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2-2017年中國雲南白藥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價值分析報告》顯示,對雲南白藥而言,面對市場競爭時更應加大對不良反應事件的重視度,加強規範化、標準化建設,而不是單純地將懷疑的眼光指向競爭對手。


更多雲南白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雲南白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