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是屬於我國的民生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傳統的行業。醫藥行業對於保護和增進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為計劃生育、救災防疫、軍需戰備以及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9年醫改啟動以來,醫藥行業長期的成長前景,為機構投資者所重視,醫藥行業基金也展現出良好的配置價值。
醫藥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從宇博智業長期觀察數據顯示,2000年以來。藥品銷售快速增長,從1572億元增至10985億元,增長約7倍,年均增速為16.27%,現排在美日之後,位列世界第三位。全球著名醫療諮詢機構IMS預測:2020年中國的藥品銷售總量將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2,未來6年都會是中國醫藥行業的上升期。另外,據中信證券預測,從2014至2020年,我國藥品銷售收入複合增速將達到16%,醫療服務複合增速則將到24%,雙雙呈現兩位數增長。
受生育政策影響,中國人口面臨快速老齡化。由於老年人體質較弱且常伴隨其他疾病,無法承受創傷性手術,主要依靠藥物進行治療。目前占我國人口比例13.3%的60歲以上老年人口消費藥品比例為35-40%,是藥品消費的核心人群。預測顯示,到2020年,我國總人口將達到14.5億,其中,60歲以上的人將約占到人口總數的20%。藥品銷售發展空間巨大。另外,據世界銀行估計,2010 年中國至少有5.8 億人具有至少一種或以上的與慢病有關的危險因素,其中70%—85%發生在65 歲以下的人群。預估未來20 年,我國40 歲以上的人群中,慢病患者人數將增長2倍以上
城鎮化背景下,城鎮醫療資源亟需增加和升級。55歲以上的城市居民患病率高於農村居民,65歲以上的城市高齡老人患病率更是同年齡段農村居民患病率的1.5倍。隨著城鎮化率的提高,城市老年人數將持續上升,患病率也將持續上升。從需求角度看,老齡化和城鎮化決定未來數十年我國醫療市場都將處於擴張期。
醫改紅利長期將持續釋放。目前影響我國醫療行業的各項政策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醫保政策、藥品降價、基藥制度、公立醫院改革。建立基本醫療保健衛生體制,預計將提升市場需求,實現收入和利潤每年20%的增長;建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主要醫藥衛生資源將增加對農村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薄弱環節,推動中低端醫療設備行業;建立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公民將平等享受公共衛生服務,有利於疾病防治行業,推動疫苗和診斷試劑需求,公共衛生服務平等化,醫藥衛生機構的藥品和服務分離,將改善藥品流通,降低醫療成本並整合醫療行業;公立醫院改革,將明顯改善藥品需求,醫療服務資源重新配置,保健藥和民營醫院或成為主要受益方。
醫藥企業成長可期
截止9月11日,2005年以來,申萬醫藥衛生指數上漲6.35倍,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1.47倍,長期跑贏市場。尤其是2009年醫改啟動以來,醫藥行業大幅超越市場,表現出了良好的投資價值。
目前,我國醫藥企業規模普遍偏低,公司規模超過500億的公司僅兩家,絕大多數的公司市值規模低於100億,截止2014年9月11日,市值最大的公司是雲南白藥,為539.45億,上市的182家醫藥企業中,低於100億的有119家,而美國最大的醫藥公司強生,其市值高達2961.02億美元。我國醫藥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上市的醫藥企業更是行業中的龍頭公司,其成長前景廣闊,未來有望在提高企業規模的同時提高行業集中度,開拓國際市場,成長值得期待。
獲醫藥行業成長收益,投醫藥主題基金
目前,我國處於經濟的轉型期,經濟波動大,醫藥行業由於穩定的增長前景和國家政策扶持,長期以來是市場關注焦點和投資熱點,Wind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2季度報,證券市場中投資醫藥的基金數量超過900隻,占全部基金的近半數,除去分級基金,其中持倉超過80%的基金有11隻,持倉超過50%的基金有18隻,持倉超過30%的基金有51隻,顯示公募基金對於醫藥板塊的重視。
主動管理型基金普遍超越指數型基金,原因可能是相比較而言,主動管理型基金能靈活配置優秀企業,比如匯添富醫藥保健,其作為業內首隻醫藥行業基金,匯添富醫藥成立以來業績優秀。成立以來,截止2014年9月11日,滬深300指數下跌14.65%,同期匯添富醫藥總回報高達39.04%,從倉位上來看,該基金保持較積極的策略,股票倉位主要在80-90%間波動,較好的分享了醫藥股的上漲行情。另外,富國醫療保健也表現搶眼,成立以來,截止2014年9月11日,滬深300指數上漲了5.66%,同期富國醫療保健總回報高達35.50%,根據二季度報顯示的富國醫療保健行業旗下的十大重倉股,近期數據顯示,有5 個股票處於停牌狀態,其中有4 個公司涉及重組,在股市上行的情況下,重組概念股易受市場追捧。
綜合來看,在人口老齡化持續,城鎮化不可逆轉,醫改紅利長期將持續釋放的大背景下,醫藥行業未來具有穩定的成長前景,投資醫藥主題基金是分享醫藥行業成長的重要手段,可以再獲取收益的同時,降低風險,投資者可以長期適量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