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整體燈具市場在未來五年間將呈現溫和增長,以及許多製造商與照明製造商進行垂直整合,因此製造設備投資的激勵措施將使企業取得成本優勢。此外,許多中等功率的燈具封裝正在遷移到照明應用,這將為中國企業帶來新的市場機遇。然而,在經歷了許多年技術的飛速變化後,許多照明製造商正在努力較少零件數,穩定其產品線、限制新供應商的需求和產品類型。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在經歷了 2010-2012年產能迅速擴張後,全球燈具製造市場將趨於穩定。燈具價格的大幅下降,從很大程度上被晶片成本的降低、產量的提高、晶片尺寸的擴大所抵消。中國企業開始積蓄力量,以應對長期的競爭。
消化產能過剩仍需企業自身努力。去年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啟動了企業的整合戰略。德豪潤達收購雷士照明,進行產業鏈上下游垂直整合;三安光電入股台灣璨圓光電,收購美國流明。既有橫向整合也有縱向整合。利亞德收購金達照明,希望藉助後者的技術優勢、項目經驗、渠道資源及客戶資源,加快公司燈具業務板塊的拓展。
政府鼓勵燈具產品的發展,提倡綠色建築,進行節能改造。政府還採取財政補貼,出台過一些手段刺激節能市場需求,消化產能過剩。包括在使用端制定一些能效等級全國標準,提高使用端能效等級,淘汰低效端的產品,鼓勵使用高效產品。
燈具企業存在著產能過剩的問題
從中國燈具行業市場調查報告了解現在,燈具的促銷愈演愈烈,尤其是團購促銷更是搞的風風火火,不論是大大小小的節日還是周年慶典甚至八竿子打不著的日子都會有團購活動。這些團購活動雖然一定程度上實惠了消費者,但是也從側面顯示出了燈具銷售現狀的疲軟。燈具行業一直以來對於規模、銷售額的重視,而忽視了產品的核心技術以及燈具的售罄率,使得多數燈具企業存在著產能過高、庫存量大的問題。
新商業模式成為燈具銷售的主流
燈具行業產生之初受到商場的影響,燈具企業能有多大的產能是其致勝的關鍵,產能越高代表著你有更高的市場占有率。而燈具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尤其是電子商務的崛起,改變了消費者長期以來的購物習慣。使得新的商業模式成為燈具銷售的主流,但是燈具也由於過低的門檻,使得眾多中小企業主沒有意識到行業的變化,沒有主動去改變產業與商業的模式。
中小企業無法洞悉產業的最終發展方向,但是大型企業在燈具行業混跡多年,早已敏感的感覺到了新一輪的燈具產業革命。但是「船大難掉頭」,企業做大後,很多模式都已經定型,為了維持企業的穩定和盈利,企業主很難展現出壯士扼腕的勇氣主動去尋求改革,最終造成了噁心循環。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輕微的產能過剩現象可能會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但是產能過剩差距過大的話,就會一步步拖垮企業。
更多燈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燈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