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3第二屆全國天麻會議上,夷陵區下堡坪鄉被授予「全國天麻之鄉」稱號。據天麻行業調查報告調查顯示,天麻是下堡坪鄉的名優特產,距今已有多年的栽植歷史,以「營養高、產量大、麻形好、上市早」而聞名遐邇。
多年以來,歷屆下堡坪鄉黨委、政府按照「種植規模化、銷售市場化、服務社會化」的產業發展思路,發揮政策驅動、行政推動、服務促動、龍頭帶動、品牌拉動作用,形成了「政府引導+協會+龍頭企業、批發市場+基地+農戶」的天麻產業化經營格局,天麻產業由粗放型逐步邁入規模化、市場化、品牌化、標準化、產業化經營軌道。
種植實現規模化。在下堡坪鄉,種植天麻的農戶約占全鄉農戶的95%,幾乎家家都靠天麻創收。該鄉麻農所掌握的天麻種植、菌種生產、成品加工及保鮮等技術在全國居於領先位次,使得下堡坪鄉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產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天麻生產地之一。
銷售實現市場化。通過多年的發展,天麻營銷隊伍已初具規模。並且下堡坪鄉已成為宜昌三峽區域天麻中轉集散地,周邊縣市區如長陽、五峰、遠安、興山、秭歸等地90%以上的天麻都聚集到下堡坪鄉銷售,甚至陝西、安徽、河南、重慶、四川等省也有部分天麻通過下堡坪鄉中轉,遠銷到貴州貴陽、雲南昭通、湖南廉橋、安微亳州、河北安國、成都五塊石、江西樟樹、廣東清坪等全國知名中藥材市場,美國、韓國、日本、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地的客商也慕名前來洽談。
服務實現社會化。為推動天麻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在鄉政府引導下,成立了天麻合作社。為保證合作社發展壯大,鄉政府專門配套成立了天麻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支持發展天麻產業的意見》,負責從組織領導、市場建設、科研保障、招商引資、品牌塑造等方面對天麻產業發展進行了全面規劃。「十二五」期間,下堡坪鄉天麻產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培育打造「下堡坪天麻」品牌,做到產業聚焦;建設天麻交易市場,帶動鄉鎮房地產市場繁榮,盤活區域經濟,做到產業聚焦;建設天麻標準化種植基地,搶抓宜昌建設中部綜合交通樞紐現代化城市帶來的旅遊機遇,做好天麻產業與旅遊產業、飲食服務業的互動發展,做到產業聚合,推進天麻產業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健康發展。「到2015年,全鄉天麻總種植面積達400萬平方米,天麻乾貨總產量達1600噸。」這是下堡坪鄉關於天麻產業發展的規劃布局。並且對該鄉所擁有的資源進行深度開發利用,將天麻產業與下堡坪旅遊開發結合起來,著眼於拓展集鎮骨架,吸引外界人士到下堡坪遊山玩水買天麻的定位,建成集現貨、期貨、信息、定價、論證等為一體的現代化交易中心,在保護生態的同時,做到天麻產業與旅遊產業的互動發展。實現整個天麻產業農民總收入達2億元,不僅成為全國最大的天麻生產基地,而且成為全國最大的天麻集散地、深加工基地和科研開發中心。
更多天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天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