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泥企業在新品研發、生產設備、產品多元化、品牌廣告宣傳、終端導購專業化、施工標準化、售後服務等多個方面,都還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體系。由於是新興產業,國家缺乏對硅藻泥行業有力的政策引導與支持,這必須引起更多的關注,讓硅藻泥行業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很多所謂「硅藻泥」廠家由於不懂真正硅藻泥的生產技術及原材料配方,只好用現成的膩子粉的原料加點沙子、化學膠黏劑、白水泥,再加一點硅藻土下腳料 (加不加均可)。這樣調和出來的產物只能姑且稱為塗料,半點硅藻泥的功能與特點都不具備,外表模仿真正的硅藻泥,讓消費者很難分辨。說這些廠家不懂真正硅藻泥的生產言猶不及,應該說這些廠家根本就不懂何為真正的硅藻泥。
這些隨意混合出來的塗料價格非常低,核算一下每平方米不到5元錢。商家將這些塗料發貨給經銷商,大概為10元/㎡—15元/㎡。經銷商在代理的區域可賣幾十元也可賣幾百元,甚至上千元,視城市不同、客戶的講價能力而定價或是搞打折促銷活動,矇騙消費者。
硅藻泥市場蓬勃發展、欣欣向榮,必然招致一些建材的「南郭先生」蜂擁而入。這些商戶的意識甚至未達到對硅藻泥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只是單純的趨利心理作祟,他們生產的所謂「硅藻泥」實際上與硅藻土沒有任何的關係,有的甚至將液體塗料、液體壁紙、牆藝漆、質感塗料、仿瓷面、石膏面、砂岩等建築材料一夜之間全部冠上硅藻泥的美名,掛羊頭賣狗肉,混淆視聽,不但毀壞了真硅藻泥的名譽,擾亂了硅藻泥的市場,對消費者健康造成了嚴重危害。
從中國建材行業市場調查報告了解硅藻泥作為健康環保的新型裝飾壁材,以自身無污染且能吸收空氣內有害氣體的優勢,成為裝飾行業內關注的焦點,更是以其特殊手工工藝在牆體製作出各類新穎的藝術圖案而備受消費者的青睞。行業內缺少規範準則,但是由於硅藻泥國內還是新興行業。倒是行業內各品牌、各廠家的產品質量良莠不齊,針對這一現象,小編對整個行業的發展現狀總結了行業內的發展缺陷。
缺陷一、經營門檻較低缺,硅藻泥企業品牌意識淺薄
自2003年引進國內市場以後,硅藻泥在國內還屬於新型壁材,發展迅猛,與傳統壁材、乳膠漆、壁紙三分天下。雖說近幾年來,廣大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健康環保的家裝理念,硅藻泥整個行業發展迅猛,但較之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在硅藻泥的使用率相比,硅藻泥在國內的使用率還很低。這一點卻恰恰被一些資質並不過硬的小廠家發現,但是這一點。借著行業內還沒有完全形成規範的行業準則之時,紛紛成立企業,緊靠類似小作坊式的加工模式,就敢開設直營店或者招商,肆意誇大其產品的品質及性能,趁機斂財,但是卻是以犧牲廣大消費者和經銷商的利益為代價。
缺陷二:行業內沒有統一的定價準則
國處於快速發展期。硅藻泥雖在健康、環保等方面存在優勢,但在整個行業服務體系上,卻是缺少統一的定價標準,這一點成為了全行業發展的障礙。市場管理亂、產品亂、價格亂、服務亂。尤其是價格亂最為明顯。很多消費者反映,同等類似的硅藻泥產品,這一家標價200元,另外一家卻是300元,讓消費者搞不清楚,這一百元之間的價格差異,底是差在哪裡。價格不穩定、不透明的現狀,嚴重影響了消費者和加盟商對於硅藻泥供應商的人心,造成硅藻泥市場的准顧客流失。
其實價格的差別一方面可以是質量的原因,外表上看上去是同等產品,其實質量差別很大,所以應該在質量相同的情況下再去比價格。
更多硅藻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硅藻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