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民航資源網獲悉,自2月5日起,國內各家航空公司將停止徵收燃油附加費。這對即將出行的旅客而言,無疑是一重大利好。不少網友為此點讚,直呼「省錢了」!
至此,國內航線的燃油附加費將開啟「0元時代」。這也是自2009年以來,時隔六年第二次取消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
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曹允春表示:「隨著國際油價的下跌,燃油附加費也應聲降低,一方面減少了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另一方面,也減輕了消費者的購票負擔,應該說促進了航空市場的發展。」
「從去年6月底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油價近七個月長時間下跌的行情,導致了燃油附加費的縮減,」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張斌分析說,「但是這種情況在今年應該不會是一種常態,還是要等到2月份春節過完之後看市場的狀態。」張斌表示,不排除未來油價會有持續上漲的趨勢。
燃油附加費歸「零」
2月5日起,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徵收標準將下調至0元,旅客只需支付機票費用與50元民航發展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燃油附加費的徵收以原始出票日期為準,也就是說,在2月5日及之後購票的乘客才會享受到此次優惠。此前預定並已出票的機票不會退還相關費用。
事實上,自去年9月起,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已經經歷了連續5個月的下調。距離此次調價最近的一次是2015年1月5日,調整為800公里(含)以下航段徵收標準為10元,800公里以上航線徵收標準為30元。
記者發現,在2012年,800公里以上航線燃油附加費徵收標準曾高達150元。
此外,油價下跌所帶來的利好不僅僅體現在燃油附加費上,更是直接利好航空公司的燃油成本。
航油成本是航空公司最主要的成本支出。國內三大航空公司均在半年報報中提及,公司的盈利能力會受到國際原油價格波動以及國家發改委對國內航油價格調整的影響。
值得關注地是,2014年1月31日東方航空發出的2014年度業績預增公告就對此給出了最好的詮釋。公告表示,受益於航空燃油價格的下降等因素,公司2014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較去年同期增長約40%至60%。
海通證券分析師虞楠分析,本周開始行業逐步進入春運旺季,期間一票難求境況再現,供需改善驅動提價效應,油價下跌帶來成本端改善,行業2015年一季度盈利有望迎來又一波高峰。
從歷史年度來看,第一季度是航空傳統淡季,虧損的機率相對較大,但今年的情況卻有望改觀。受益於春節長假對冬春航季旅遊客源增速的帶動,和油價大幅下跌的收益,以及本次航空運價改革上調基準運價等因素,預計2015年第一季度實現同比大幅度改善是大機率事件。
更多中國航空行業市場詳細信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8中國航空行業市場調查報告。
更多航空燃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航空燃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