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立春當天,央行發布降准公告,自昨日起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趕上春節前夕,待發或已發年終獎的投資者不由得亢奮起來:降准之後,如何理財?
4日晚消息剛一公布,招財寶平台上2年期7%高收益理財產品頓時遭遇投資者瘋搶,瞬間被秒殺。這是部分嗅覺靈敏的投資者對降準的第一反應。幾位「秒」到7%理財產品的快手投資者洋洋自得地道出理財經:升存短,降存長,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這是最基本的理財原則,「既然未來政策預期是降准降息趨勢,就應該當機立斷選擇長期理財產品,從而鎖定收益。」
去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一直在走下坡路。普益財富統計顯示,2014年較2013年銀行理財產品數量上漲39.28%,但收益率卻節節下滑,其中,國有銀行平均預期收益率從1月的5.51%下滑至11月的4.42%。「這樣的收益率仍會繼續往下落」,螞蟻金服商學院資深理財師何先生告訴記者,「一般而言,央行降准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呈負相關的關係。根本原因在於銀行降準會釋放資金到市場,銀行不缺錢也就沒必要通過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來吸收存款、充足資金儲備。」由於餘額寶、理財通、掌柜錢包等網際網路「寶寶」、銀行系「寶寶」的本質都是貨幣基金,央行降准、市場資金面回暖後,銀行協議存款利率也將下降,主要投資協議存款的貨幣基金的收益率自然也隨之下降。
再看P2P投資。本次降准恰是為了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對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達到定向降准標準的城商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額外降准0.5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小微企業未來從銀行獲得貸款將更容易些,如此勢必對主打小微牌的P2P網貸平台的高融資成本構成衝擊。
「若秒不到招財寶,不妨在春節之前購買6個月以上的中長期理財產品,提前鎖定高收益。」這是融360理財分析師劉銀平的建議。他還分析,央行降准後,大量流動資金將流入股市,有望推動股價走高,銀行或將增發掛鉤股票或股價指數的結構性理財產品,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亦可謹慎參與。此外,P2P收益率較前或會走低,但較之銀行理財等依舊高出一大截,風險承受能力強的投資者仍可關注。
更多中國銀行理財產品行業市場投資分析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銀行理財產品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