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11月25日訊 走街串巷收廢品的小商小販少了,居民家裡廢品積壓,但本市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卻因為資源供應不足而被迫降低產量。昨天,業內人士發出倡議,希望市民將家裡的廢舊物資賣到社區定點回收站和回收亭,讓本市的整條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產業鏈得以循環。
家住四季青附近的曲大爺最近遇到一個難題:原來經常在小區里收購廢品的小劉好久沒露面,陽台上廢報紙、塑料瓶占去了「半壁江山」。
曲大爺通過114查號台查到了一家廢品回收公司的電話,但對方稱只接待企業、機關這種「大客戶」。向鄰居一打聽,很多家庭也都有這樣的煩惱。由於部分依賴出口的加工廠減產,一些廢品回收游商支撐不住,已經紛紛轉行。
在網上搜索了多家北京的廢品回收公司,並打通了其中10家公司的電話,表示家裡有10公斤左右的舊報紙和近百個塑料瓶想要賣出去,但得到的回覆均是「不收家庭廢品。」
在市民的生活垃圾無處去的同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卻一直處於「吃不飽」的狀態。據相關工業協會統計,北京地區每年產生15萬噸左右的廢舊塑料瓶子,相當於60億個500毫升的可樂瓶。不過,分給再生資源回收再利用企業的蛋糕卻並不大。
從北望山頂向下看,韓家川再生資源分揀中心的藍色大棚熠熠生輝。就在這棚下,由海淀區物資回收公司和盈創公司合建的廢塑料瓶自動分揀打包站已於今年9月正式投產。這台目前每天能加工20噸的設備,投產以來加工的廢塑料瓶卻只有200多噸。據相關負責人李志新說,因為廢舊瓶子收不上來,目前設備還沒完全運轉起來,只能靠政府和企業貼錢維持,目前企業設備的實際產量只有生產能力的一半。「讓分揀站『吃飽』,才能贏利。」
得到市商務局等相關部門扶持的盈創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利用一套已通過美國FDA認證的「瓶到瓶」的技術,可以使10個完整的舊瓶子變成8到9個新瓶子;所生產的聚酯切片質優價廉,很受可口可樂、達能等跨國食品企業的青睞。據了解,其中一家知名企業每年在華要採購30萬噸左右的包裝原材料,但盈創每年能提供給這家企業的產品只有一萬多噸。
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受整體供需關係影響,幾家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很難使整個廢品回收行情在短期內反彈。但如果囤積著的廢品轉賣給他們,將能夠促進本市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
更多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