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電路板企業掛出漲價通知 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需求量增加

電路板企業掛出漲價通知 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需求量增加

2016-01-01 10:08:32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保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印刷電路板作為重要的電子部件,是電子元器件的支撐體。由於其在電子元器件領域的重要作用,因此被許多人成為「電子航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印刷電路板被廣泛應用於軍工、通訊、醫療、電力、汽車、工業控制、智慧型手機、可穿戴等高新技術領域。因此,PCB板的生產技術水平逐漸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水平的重要指標。

  2016-2021年電路板原料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表明,電路板使電路迷你化、直觀化,對於固定電路的批量生產和優化用電器布局起重要作用。電路板也可稱為印刷線路板或印刷電路板,英文名稱為PCB、FPC線路板(FPC線路板又稱柔性線路板柔性電路板是以聚醯亞胺或聚酯薄膜為基材製成的一種具有高度可靠性,絕佳的可撓性印刷電路板。

  連日來,部分印製電路板企業紛紛掛出漲價通知,提出電路板價格上漲5%到20%不等。部分企業表示,提高電路板價格的原因是上游覆銅板、銅箔等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

  另外,除了供應偏緊,電子產品的普及和更新換代使終端市場需求量增加,這也成為電路板價格上升的支撐因素。

電路板企業掛出漲價通知 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需求量增加

  原料上漲推動電路板提價

  由於原材料覆銅板上漲,以及下游汽車市場需求釋放,PCB企業提價預期強烈。覆銅板企業正位於電路板產業鏈的上游,7月以來,建滔化工、生益科技股份公司、聯茂、南亞、台光電等覆銅板大廠紛紛發布漲價通知。有機構預計,覆銅板行業龍頭企業台灣南亞在10月份還可能再一次漲價,甚至未來會視情況平均每兩個月左右調價一次。

  覆銅板大廠8月中旬正式漲價5%至10%,後續存在進一步上調空間。港股公司建滔化工為覆銅板行業龍頭,其股價近一年漲幅逾100%,6日再創本輪反彈新高。

  覆銅板等原材料占PCB成本近60%,企業通過提價轉嫁成本的意願較強。由於PCB產品認證周期較長,下游企業一般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和客戶協商提價的機率較高。

  業內人士表示,由於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帶動銅箔供應緊張,銅箔本身價格調漲,而銅箔廠商又紛紛轉向電池配套供應領域,使得覆銅板用的銅箔也出現短缺,促使覆銅板跟著漲價。需求方面,下半年迎來電子傳統旺季,其中又以汽車電子增長旺。覆銅板產業迎來上升周期,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業內預估漲價有望持續一年

  對於這波價格上漲,業內人士分析估計至少會持續到2017年5、6月份,因為上游企業要擴建產量並生產出產品,一般也需要一年到一年半時間。所以當前供應偏緊的狀態會持續一段時間。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所增加的對銅箔需求,也將加劇電路板所需銅箔的供應短缺。有機構預計,假設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00萬輛的水平,鋰電銅箔(含動力電池用和非動力電池用)將從目前的7萬~8萬噸需求量,攀升至20萬噸附近。國內鋰電銅箔需求量則會從3萬~4萬噸攀升至10萬噸一線,占全球消費量的50%以上。

  在短期內供應緊缺難以改善的情況下,市場需求還在不斷增加。有機構數據顯示,去年受全球主要電子行業領域的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等產品增速放緩,以及庫存調整等因素影響,PCB產業產值同比下降3.7%。但在汽車智能化等新需求的推動下,機構預計,2016年至2020年,全球PCB行業將迎來恢復性增長,年複合增長率預計在2.3%左右。

  專業人士認為,下游比較強勁的需求增長,會對上游的價格持續產生拉動的作用。假定新能源汽車行業以及手機通訊、家電的智能化所帶動的整個覆銅板需求有實質性增長,那麼銅箔產能擴張的相對滯後以及溢價能力,會導致從上游的銅箔到PC機整個產業鏈價格持續上漲,而且這種漲價預期相對還比較確定。

更多電路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路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