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我國銀行保理業務增長有所下滑 發展潛力有待發掘

我國銀行保理業務增長有所下滑 發展潛力有待發掘

2016-01-01 09:48:07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保理是逆經濟周期而行的綜合信用服務產品。通過對銀行保理業務行業現狀及前景分析認為,未來幾年內,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保理市場,銀行業保理業務也將進行重新洗牌。

  在保理業務中,銀行保理占據主導地位。記者18日從中國銀行業協會獲悉,今年上半年,我國銀行保理業務量1.03萬億元,其中,國際保理業務量618億美元,國內保理業務量6200億元,同比繼續下降。

我國銀行保理業務增長有所下滑 發展潛力有待發掘

  所謂保理,是為企業簽訂的貨物銷售或服務合同產生的應收帳款提供的貿易融資、應收帳款催收與壞帳擔保等綜合金融服務。也就是說,只要有貿易和賒銷,保理就可以存在。

  在國內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企業應收帳款規模上升,回收周期延長,應收帳款拖欠和壞帳風險明顯加大,導致銀行對保理業務趨于謹慎。自2013年達到超3萬億元的高點後,我國銀行保理業務規模連續兩年出現下跌。2015年我國銀行保理業務量達2.87萬億元,同比下降1.71%。

  「宏觀經濟放緩且行業基數已達到一定規模,我國保理業務增長有所下滑。」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表示,儘管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 但對於逆周期的綜合信用服務的保理行業來說,仍然有諸多發展機遇和增長潛力。

  他表示,保理業務是保理商圍繞應收帳款開展的金融服務,一般不要求企業提供額外的擔保或抵押,這可以有效緩解企業因應收帳款高企造成的壓力,助力企業規避債務人信用風險。「從國際比較看,2015年我國保理業務量占GDP的比例為4.24%,雖然與2006年的0.78%相比已有較大提升,但與世界發達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增長空間,我國保理業務發展的潛力仍有待進一步發掘。」他說。

  中國銀行業協會當日發布的《中國保理產業發展報告(2015)》指出,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買方市場的普遍形成,賒銷已經成為企業主流的交易方式,應收帳款規模持續上升,保理業務作為傳統信貸之外的特殊金融產品,在我國金融市場中地位愈發重要。

  報告建議,與市場高速發展相對應的是,保理立法相對滯後,對於在物權法中對應應收帳款的概念範圍、應收帳款的確權形勢、統一的業務規則等應在未來進一步明確。

  潘光偉表示,當前我國保理業務面臨的風險因素日益複雜,包括信用風險、操作風險、法律及合規風險等。保理行業要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嚴格把控風險,同時發揮保理與供應鏈融資的協同效應促進產品融合,借力「網際網路+」轉型,創新保理業務發展模式。

  銀行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未來保理業務發展主要應該注重以下幾點:保理業務法規制度建設、保理業務資產證券化步伐、保理業務網際網路與電子化進程。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銀行保理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