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比爾·蓋茨建清潔能源技術基金 中國迎來清潔能源創新時代

比爾·蓋茨建清潔能源技術基金 中國迎來清潔能源創新時代

2016-01-02 10:53:2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12月13日,由美國企業家比爾·蓋茨等全球科技、工商界投資人組成的突破能源聯盟宣布,成立突破能源基金,規模達10元。基金將用來投資清潔能源新興技術,力爭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到接近零的水平。

  蓋茨對媒體稱:「任何能夠實現廉價、清潔和可靠能源的技術都是我們考慮投資的對象。」

  可以預見,清潔能源技術將會在能源聯盟的推動下,迎來快速發展機遇。

  那麼在我國,清潔能源技術有是怎樣的現狀和前景呢?

清潔能源

  數萬億環保投資需求

  2016-2021年中國清潔能源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顯示,在改善環境質量方面,儘管我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整體來看,我國歷史長期積累形成的環境問題仍較為突出,環境污染重、生態受損大、環境風險高、環境質量總體依然較差。

  「中國比其他任何國家環境形勢都要嚴峻,面臨的環境壓力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都要大。」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國家環境政策重點實驗室主任蔣洪強12月6日在2016中美清潔技術峰會上說。

  蔣洪強分析,造成我國環境形勢嚴峻的原因包括: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人均GDP低);傳統發展觀念落後;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布局與高環境風險;黨政領導評估考核機制;環境法制和執行力不強;環境管理體制和政策措施方面不健全。

  在蔣洪強看來,未來十年到二十年,我國可能出現的十大重點環境問題包括:爆發大規模的環境公共健康危機,如血鉛、POPs、危險化學品等;超大區域和跨區域灰霾和水污染繼續蔓延;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產生新的食品安全危機;沿江型飲用水源地安全事故進入頻發期;機動車和面源成為大氣和水污染的首要污染源;氣候變化和資源開發加劇生態系統退化;承諾並實施二氧化碳和汞排放總量控制;與周邊國家的環境衝突和環境威脅論;環境公民運動和生態政治危機頻發;生態環境管理體制變革的不確定性。

  12月5日,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提出了「十三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的約束性指標和預期性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12項。到2020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從《『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看,未來的投資需求將比『十二五』大大增長。根據『水十條』『大氣十條』以及『土壤十條』測算的比例,如果生態環境保護占到GDP的1.5%到2.5%,我國的環保投資將達到6萬億元到10萬億元。」蔣洪強說。

  投資渠道該如何解決呢?蔣洪強認為,總體上,要構建國家綠色財政支出制度,構建金融體系,特別是以社會資本投資回報機制為重點來保障基本投資水平。另外,在市場機制特別是價格方面引進市場機制,包括稅費和環境資源價格改革,梳理環境治理成本。

  中美清潔技術合作潛力巨大

  近年來,中美在清潔技術領域的合作顯著,已成為中美合作的亮點。中國致力於推動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為中美合作帶來新機遇。

  美中清潔技術中心總裁安鋒說,生態文明建設需要依靠科技創新支持,清潔技術貫穿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過程。中美在清潔技術領域的合作可以實現互利共贏,一方面可以將先進技術和產品介紹到對方國家;另一方面該領域的投資可以促進清潔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青雲創投創始合夥管理人葉東回顧了跌宕起伏的清潔技術發展之路。他認為,以可持續技術為代表的清潔技術3.0時代已經到來。受經濟轉型、持續創新、政策利好和消費升級等四個因素的驅動,中國未來在可持續技術領域的發展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清潔技術與清潔能源是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實體產業,也是引領國家經濟發展和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力量,在可持續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12月6日當天,徐州市政府與美中清潔技術中心及參會的各個機構、產業基金和企業共同發布了清潔技術發展宣言,將深化中美在清潔技術及清潔能源領域多方面、務實性的合作,加速兩國優質技術應用和產業化,共贏互惠,推進清潔技術產業的長足發展。

  清潔能源的創新時代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滕運認為,中國對煤炭這種不清潔能源的依賴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但是在國家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補」中,去產能的核心就是為了保持能源乾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國會進行能源結構調整。比如,未來從煤炭能源城市逐漸走向以天然氣、頁岩氣、煤層氣為核心能源的城市將是必然。

  彭博新能源財經中國研究主管呂天菲說,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中國是世界上主要的清潔能源投資國家。在過去20年中,全世界四分之一的清潔能源投資發生在中國。未來,以新能源為代表的清潔能源行業,比如分布式能源、物聯網、太陽能、小型天然氣電站等,將是未來的投資增長點和技術變革領域。

  「未來大部分增長都不是安裝新的資產,而是在於開發新的平台、新的系統、新的科技。我們預期越來越多的產業會獲得更多綠色債券和公共市場的融資。」呂天菲說。

  以綠色建築和能效為例,遠大能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區域能源總監馬敢建議,應該從長遠發展角度發揮好政府在城市建設中的主導作用,突破現有電力、天然氣、熱力各系統各自為政的藩籬,認真研究本地區可資利用的各類輸入能源和建築用能的冷、熱、電等各種變化性需求,進行高水準、前瞻性的頂層設計,結合環保措施,強制利用發電廢熱、工業廢熱,變廢為寶、變污為寶,規劃出多能互補,梯級利用的統籌優化建築用能方案。

  【清潔能源】

  清潔能源,即綠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夠直接用於生產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生物能(沼氣)、地熱能(包括地源和水源)海潮能這些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因此,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日益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國家。

  (1) 可再生能源:消耗後可得到恢復補充,不產生或極少產生污染物。如太陽能、 風能, 生物能、 水能, 地熱能, 氫能等。中國目前是國際潔淨能源的巨頭,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 風力與環境科技公司的發源地。

  (2)非再生能源:在生產及消費過程中儘可能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包括使用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如天然氣等)和利用清潔能源技術處理過的化石能源,如 潔淨煤、 潔淨油等。

  可再生能源是最理想的能源,可以不受能源短缺的影響,但也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如需要有 水力、 風力、 太陽能資源,而且最主要的是投資和維護費用高,效率低,所以發出的電成本高,現在許多科學家在積極尋找提高利用可再生能源效率的方法,相信隨著地球資源的短缺,可再生能源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更多清潔能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清潔能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