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北京「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科技型企業年增超22%

北京「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科技型企業年增超22%

2017-01-01 10:29:23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今天上午在北京會議中心開幕,北京市代市長蔡奇作政府工作報告。

  蔡奇在報告中表示,實施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制定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28條改革措施,落實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20條政策,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活躍,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新設科技型企業增長22.4%。中關村示範區總收入增長12%以上,北京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4.1%,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

北京「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科技型企業年增超22%

  中關村「新常態」:研發投入增速高出收入增速

  「小米是一家工程師文化主導的公司,『探索黑科技』是骨子裡的追求。」剛剛跨入2017年,雷軍便透露了小米新階段的「小目標」:2017年小米科技不僅總體收入要突破1000億元,還要在包括人工智慧等「黑科技」領域取得進展。

  2016年,在全球智能終端市場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小米繼續走技術驅動的創新路線,加大研發投入,以「黑科技」引領市場,推出了包括較高屏占比的小米MIX及超聲波指紋識別等技術,在印度等新興市場快速擴張,在智能硬體生態領域連接5000萬台設備。

  數字顯示,小米目前在全球累計專利申請總量已突破1.6萬項,授權總量已達3612項,其中涉外專利授權量1767項。

  小米是北京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縮影。2016-2021年中國高科技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數據顯示,北京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區域生產總值比重連續五年達6%,高出全國平均強度近4個百分點,也超過部分已開發國家3%左右的投入強度。

  在科技企業密集的北京中關村園區,2016年前11個月,企業日常研發經費支出同比增長13.2%,申請專利同比增長8.8%。

  「科技研發投入增速高出總收入增速,已經是中關村示範區過去幾年來的一個常態。」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說。

  新動能不斷培育:科技型企業年增超22%

  在剛剛結束的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無人駕駛電動車企業「馭勢科技」創始人吳甘沙宣布:在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後,無人車將於年內開啟商業化試運營。

  「是什麼樣的技術團隊,可以快速打通從研發到智造、再到試運營的全過程?」這家來自中關村的企業引發海外媒體高度關注。

  中關村智造大街上,馭勢科技等一大批智能製造、人工智慧創業公司,從科研起步,經過設計、打樣、製造等環節,最終形成智能製造領域的創新矩陣。據測算,數百米長的街區,平均每米創造800萬元產值,促進大量成果轉化為經濟新動能。

  不僅是智能製造、人工智慧領域,在北京,一批前沿技術領域打通了從研發到轉化的全鏈條。僅在中關村核心區海淀區,就有22家高成長性「獨角獸」技術公司,約每20平方公里誕生一家「獨角獸」。這些連接著「實驗室」、「車間」與「市場」的創新主體,正將科技創新不斷轉變為經濟動能。

  「2016年,北京經濟發展新動能持續培育,全市新設科技型企業增長22.4%,中關村示範區總收入增長12%以上,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4.1%,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2017年北京市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指出。

  「創新環境」指數:得分最高且增長快

  連續五年的6%研發投入強度與連續兩年的60%科技經濟貢獻率,看似不相關的數據背後,折射了北京依靠改革解科研難題、依託創新謀經濟發展的新思維。

  全球知名醫學雜誌《自然·微生物學》去年12月在線發表了一篇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邵峰實驗室的研究論文,報導了嗜肺軍團菌效應蛋白LepB利用全新的磷脂醯肌醇激酶活性。

  2016年,包括李文輝實驗室、王濤實驗室、邵峰實驗室、襲榮文實驗室等一批「北生所」科研軍團取得了大量前沿科研成果。

  「一個實驗室何以能取得生命科學領域頂級突破?又有何能力影響全球科研?」一家海外科技期刊這樣寫道。

  邵峰也曾有過這個疑惑。「科學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希望,希望得到關注和最大程度的認可,這就要看你到底做出了什麼科學發現、在領域裡產生了什麼影響。」邵峰說,這需要打破傳統科研管理的預算申報、考評標準、項目管理等束縛。

  近些年來,比肩國際科研機構模式創辦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組建了一批學科帶頭人牽頭的實驗室,鼓勵放眼長遠、前沿領域的基礎研究,採用靈活評價機制、國際同行評議等方式,推動大量成果誕生。

  新一輪財政科研項目及經費管理舉措進一步打破了束縛,北京將採取更為科學的財政資金支持科研方式,引入國際同行評議等機制提升科研水平。

  「新舉措讓科研人員的財政預算編制與科研立項論證合二為一,把原來上百頁的預算資料,簡化為幾頁紙就能解決。」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說。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說,在最新的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研究體系中,涵蓋研發投入的「創新環境」指數得分最高且增長快,包括創新經濟產出的「創新績效」得分逐年上升,說明創新績效和創新環境進一步成為拉動首都科技創新發展的主要因素。

  在北京,正是因為改革舉措的支撐,6%的研發強度能夠轉化落地,實現了對經濟貢獻率60%的支撐。閆傲霜說,依靠賦予科研人員自主權,激發人的創新積極性,實現科技平台的共享,打通了科研到產業的鏈條。

  此外報告指出,高端產業發展態勢良好,金融、信息、科技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明顯,服務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80%。文化創意產業活力不斷增強,企業總收入增長8%以上。實施《中國製造2025》北京行動綱要,現代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

更多高科技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高科技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高科技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