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國產黃金飾品設計抄襲模仿不斷 轉型迫在眉睫

國產黃金飾品設計抄襲模仿不斷 轉型迫在眉睫

2017-01-01 10:51:09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國人非常黃金飾品等產品,當前黃金珠寶行業現狀是火熱與挑戰並存,黃金飾品行業亟待與網際網路結合起來,實現全新的經營模式。

  中國人喜歡黃金,全世界都知道,不過加工能力過剩、珠寶市場過剩、珠寶產品過剩三大過剩問題依然困擾、制約著行業的發展。2016年我國珠寶行業可謂是困難和進步同在,發展與挑戰並存。

國產黃金飾品設計抄襲模仿不斷 轉型迫在眉睫

  來自中寶協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珠寶行業黃金消費量超過900噸,已是連續四年居世界第一。其中,首飾用金611.17噸,同比下降18.91%;金條用金257.64噸,同比增長28.19%;金幣用金31.19噸,同比增長36.80%。市場銷售額約3100億元,占我國珠寶零售總額的近60%。

  伴隨春季婚慶市場升溫,國內黃金珠寶行業又將迎來旺季。但市場火爆的同時,另一番現象卻引來熱議。部分消費者認為國內「山寨」國際品牌的黃金首飾「做工堪比大牌,價格優勢明顯」,但業內則痛批「抄襲何時休」、「盲目模仿撐不起產業脊樑」。更多最新相關黃金飾品行業走勢分析信息請諮詢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黃金飾品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

  如今,個性化、定製化需求尚有較大缺口,附加值高的國內黃金飾品依然稀缺。從產業鏈角度看,黃金飾品、珠寶供應端的低端化與需求端不斷升級之間的矛盾日益明顯。一邊是國內消費者日益青睞海外珠寶金飾;另一邊,國內傳統金飾珠寶企業則面臨銷售疲軟、抄襲嚴重等窘境,專家指出,正是供需錯配造成了上述現象。

  國產金飾設計上的模仿、抄襲並不是小問題,至少折射出行業轉型迫在眉睫。不少傳統金飾珠寶企業仍然希望依靠金價回暖和繼續擴大規模的粗放方式提升業績。但在內需增長放緩、零售渠道飽和、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面前,短板便暴露出來。以規模大、實力強的深圳珠寶製造業為例,儘管在業界有著龍頭地位,但產品技術含量低、落後產能過剩、價格戰等問題依然困擾著行業整體價值提升。

  金飾珠寶業面臨的問題正是黃金產業「大而不強」的縮影。近日,工信部發布《關於推進黃金行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強調利用「網際網路+」完善產業鏈條。充分發揮「網際網路+」的作用,加快黃金珠寶交易雲商平台、現代珠寶產業服務創意發展平台、珠寶飾品公共服務平台等建設,積極培育黃金珠寶高端製造產業園。從促進黃金珠寶行業長遠健康發展來看,增加產品科技、設計的含金量,不僅是必由之路,也考驗著全行業的智慧;從消費升級的大趨勢看,個性化、多樣化、高質量、品牌化的黃金產品將成為黃金消費市場新的藍海。

  當前,網際網路應用的普及已經顛覆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對於相對傳統的黃金珠寶行業來說,「網際網路+」基因的滲入,正悄然改變著行業發展的模式。年輕且發展迅速的我國黃金珠寶行業,如何在新形勢下重新塑造行業形態,已成為業者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近兩年,在黃金珠寶行業,「網際網路+珠寶」是一個比較新鮮的詞彙。在感受新鮮的同時,這種發展模式正以快速生根發芽之勢,登上了黃金珠寶市場的舞台。

  以網際網路為媒介的「網際網路+珠寶」模式的服務平台,作為快速打通終端與上游生產之間信息壁壘的利器,滿足了消費者需求的最大化,並逐漸縮減中間環節成本。這種不斷滲入的「網際網路+」基因,正在悄然重塑黃金珠寶行業的傳統的發展模式。

  傳統的黃金珠寶行業經營方式需要新技術、新營銷方式的引入,未來網際網路上買珠寶也將成為消費新趨勢。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