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萬億級水污染治理市場規模將現 百億級PPP項目落地

萬億級水污染治理市場規模將現 百億級PPP項目落地

2017-01-01 09:36:53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隨著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不斷推進,我國水污染治理行業政策利好因素不斷釋放,2017年將會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中國報告大廳網站的2017-2022年中國水污染防治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預測,近一年來,在市場需求與政企合作熱潮的疊加效應下,傳統水務、水環境治理等市場顯現出巨大空間。

  2017年將是水污染治理產業的「大年」。在《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編制過程中,採用基於重點領域工程任務量的測算方法,依據投資單價和工程任務量初步估算,預計完成「水十條」的全社會投資大概是4.6萬億元。採用投入產出模型,模擬得出「水十條」通過加大治污投資將帶動環保產業產出增長約1.9萬億元。其中,直接購買環保產業產品和服務約1.4萬億元,間接帶動環保產業產出增加5063.4億元。

萬億級水污染治理市場規模將現 百億級PPP項目落地

  2017年將進入投資高峰,隨著近年來環保政策的密集發布,水環境產業會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其中,水環境PPP項目熱度最高。截至2017年1月,在財政部入庫PPP項目中占21.55%的環保類項目中,超過八成為涉水項目。

  E20環境平台合伙人肖瓊預測,2017年萬億級水環境治理項目市場將釋放,今明兩年將有更多百億級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出現。

  水污染防治產業發展現頗多亮點

  目前,水環境產業正由設備製造、工程建設等參與環保公共服務,向提供綜合環保服務拓展;水體環境、工業污染源、園區污水處理廠和生活污水處理廠等水環境監測、污染防控和安全預警一體化的監控服務業成亮點;消除城市黑臭水體為目標的水體環境生態修復服務,將成為我國水污染治理環境服務業的新辟戰場。

  從產業營收來看,以「水十條」準備工作為主的2015年,水環境產業營收已接近3000億元,同比增長約18%。2016年是大規模實質性推動的第一個整年,2017年則是完成階段目標的關鍵一年,因此今年水環境產業無疑將更上層樓。

  黑臭水體治理是重點

  黑臭水體治理是2017年水處理的重點領域,也將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根據「水十條」的要求,2017年底前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要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吳舜澤表示,「清除城市黑臭水體為目標的水體環境生態修復服務,將成為水污染治理環境服務業的新戰場。」

  環保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224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共排查確認黑臭水體2082個。其中,34.9%已完成整治,28.4%正在整治,22.8%正在開展項目前期相關工作,其他正在研究制定整治方案。

  近期發布的《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加強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開展水體治理和修復,綜合整治城市黑臭水體,全面實施控源截污,強化排水口、管道和檢查井的系統治理,科學開展水體清淤,恢復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連通和流動性。

  吳舜澤認為,目前黑臭水體治理存在幾方面問題,包括黑臭水體排查不到位,地方上報進入平台的黑臭水體偏少;各地工作不平衡,有些地方推進難度較大,完成2017年「水十條」的第一個階段任務難度不小。此外,資金壓力大,治理效果易反覆,後期運行維護也存在問題。

  住建部黑臭水體治理專家則表示,水環境治理最根本的是「黑臭在水裡,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網」。未來建設的難點在城市管網方面。有分析師預測,「十三五」期間,城市內河黑臭水體治理中僅截污管網需求逾1700億元。

  在切實的需求下,近期釋放的黑臭水體市場會超過2萬億元,其中一半以上在污水處理的控源截污市場。據E20研究院的調研以及測算,在2017年左右,2萬億的市場空間釋放會到達一個頂點。

  百億級PPP項目落地

  在「水十條」時代,PPP不得不提。粗略統計即可發現,各地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中大部分都是PPP項目。截至2017年1月,財政部入庫PPP項目總計10828個,其中環保類項目2334個,占全部入庫項目總數的21.55%。

  環保類項目中涉水項目(包括污水處理、水利、供排水、水環境綜合治理、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占比最高,超過80%。

  PPP既是一種融資方式,更是一種治理方式。這種模式的新一輪興起,改變了水環境的產業格局和項目市場體量。

  吳舜澤分析稱,由於PPP模式整體體現規模比較大,需要更高的投資,傳統環保公司業務很難全面覆蓋,所以整合兼併上市公司也成為環保市場的主流。

  上市公司紛紛延伸業務鏈條,拓展業務範圍,構建環保大平台,以承接更為複雜的PPP項目,實現改善區域流域環境質量的目標。特別是質量改善和PPP模式往往與投融資掛鉤,環保投融資的介入,使整個環保產業的集中度明顯增加。

  在傳統市政項目時代,單體項目量達到10億元已算大項目。而PPP時代,單體項目規模普遍在10億元以上,大項目規模已超百億元。去年北控水務、啟迪桑德、葛洲壩、碧水源、中電建聯合中標的通州水環境治理項目,項目金額高達233.5億元。

  E20研究院調研發現,百億級的PPP項目開始落地,並預測今明兩年會有更多百億級項目出現。

  對於企業,清華大學PPP研究中心共同主任王天義建議,要發展自己的能力,包括投融資、技術創新、工程建造、規劃設計、成本控制、PPP模式的對應能力等。

  2017年以來環保類上市公司接連斬獲PPP大單。其中,東方園林、蒙草生態、啟迪桑德等公司是拿單大戶。

  其中大部分為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超過20億元的項目就有3個。分別為獨山縣九十九灘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PPP項目,中標金額為45.65億元;玉溪大河下游黑臭水體治理及海綿工程項目,中標金額為33.68億元;濟寧市任城區濟北採煤塌陷地綜合治理PPP項目,金額為24.07億元。

  總體上來講,我國水污染防治工作在2017年一定能有所突破,各地也將不斷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政策,並因地制宜地提出自身的解決方案,相關水處理設備公司將不斷迎來利好消息。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水污染治理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