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國風電光伏發電的協同效益》發布。該報告透露,預計2016-2030年期間,風光發電將累計拉動投資約5.4萬億元,累計拉動總GDP增長約14.3萬億元。為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占比不低於15%,2030年不低於20%的國際承諾,中國風光發電在總發電量中占比應從2015年的4%,分別增長到2020年的8%和2030的17%。
在風光發電高速發展的同時,「棄風」、「棄光」現象也比較突出,為解決這一系列瓶頸,業內呼籲應儘快出台政策予以破解。
按照報告所預設的情景,2030年風光發電預計帶來外部環境收益共計4560億元。2017-2022年中國風光互補發電系統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指出,2015年中國風光發電總共替代近6000萬噸標準煤。預計到2030年中國風光發電將減少化石能源消耗量近3億噸標準煤,這幾乎相當於法國2015年全年的一次能源消費總量。而且,相較於燃煤發電,2015年中國風光發電的外部環境收益約為0.16元/千瓦時,已經高於2016年河北張家口對風電的補貼0.14元/千瓦時,2030年,中國風光發電的外部環境收益將達到0.3元/千瓦時。
此外,從經濟效益來看,報告顯示,2015年風光發電拉動投資約4000億元,約為當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0.7%,2030年將增長至4954億元,2016-2030年期間,風光發電累計拉動投資約5.4萬億元。2015年,風光發電拉動GDP增長為0.31萬億元,這一數值在2030年將達到1.57萬億元,約為當年GDP的 1.1%。2015年到2030年,風光發電將累計拉動總GDP增長約14.3萬億元,相當於北京市2015年GDP的7倍。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稱,「風電光伏企業可以去核算風電光伏發電的真實成本,降低棄風棄電率,推動風電光伏產業發展。」
風電光伏產業是清潔能源產業,具備更為廣泛的協同效益,具備長遠的發展前景,所以國家在財政等政策方面也會進行大力支持。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也表示,必須要找到光伏行業和政府之間的公約數,進一步推動風電光伏產業的發展。
很多風電光伏企業希望能夠得到政府的支持,同時又要考慮城市形象,氣候條件和占地環境成本等問題,為此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市經濟開發區新能源產業招商局局長康紅提出建議,要想辦法拿出能夠促進當地產業鏈發展、滿足地方群眾需求的項目。比如江蘇工業園區道路上的空地可以做光伏,不占用其他工業用地同時又利用了公共資源,這種低成本、好開發的風電光伏項目更容易得到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