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美國玉米價格震盪走跌。美灣2號黃玉米現貨價格3月31日報收155.9美元/噸,比月初下跌5.49%;芝加哥交易所玉米期貨主力合約報收140.74美元/噸,比月初下跌6.41%。國內市場價格走勢與國際市場相反,呈現出大幅上漲行情。3月底,江蘇南通港玉米成交價1710元/噸,比月初上漲6.21%;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貨主力合約報收1672元/噸,比月初上漲4.43%。
國際玉米價格下跌
供應預期擴大是美國玉米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因天氣情況良好,巴西、阿根廷等國玉米單位產量好於預期。美國農業部在3月的供需報告中預計阿根廷2016/17年度玉米產量為3750萬噸,比2月份的預測高出2.7%;將巴西玉米產量數據上調至9150萬噸,比上月預測值高出約6%。因南美產量提升,今年全球玉米供應可能創下歷史最高水平。美國農業部上調2016/17年全球玉米轉結庫存預估至2.2068億噸,高於分析師的平均預估,也高於之前預估的2.1756億噸。南美玉米豐產預計將使原本充足的全球市場供應進一步增加,刺激市場悲觀情緒蔓延,致3月價格大幅下挫。3月美灣2號黃玉米現貨最低點為153.14美元/噸,為2016年12月以來最低點;芝加哥交易所玉米期貨主力合約最低140.5美元/噸,同樣跌至近3個月低點。
小麥價格下跌加劇玉米價格跌幅。玉米和小麥在全球飼料市場具有相互替代的關係。3月,阿根廷農業部長稱,該國2016/17作物年度小麥產量可能達1830萬噸的紀錄高位,其中1100萬噸~1150萬噸預計將用於出口。此外,印度2017/18年度小麥即將收穫,印度農業部預計收成為9664萬噸,創印度小麥產量紀錄。受產量預期擴大影響,3月31日,芝加哥交易所小麥期貨價格報收156.71美元/噸,比月初下跌6.67%。小麥價格下跌加劇了美國玉米下跌。
此外,美國禽流感疫情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玉米價格。3月,美國田納西州有商業養雞場發生了高病原H7禽流感,數萬隻雞遭到撲殺。市場擔憂,禽流感疫情蔓延會導致養殖業規模萎縮,從而抑制玉米飼料需求。
與國際市場的形勢恰好相反,因供需兩端利好因素頻繁出現,國內玉米期、現貨價格強勢走高。
國內玉米價格上漲
階段性供應趨緊推升國內玉米價格。一方面,因全國兩會召開,受環保政策限制影響,玉米上量不足致市場供應偏緊;另一方面,農戶惜售情緒加重,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格不斷上調,而貿易商因玉米價格看漲,加大囤庫力度,助推市場看漲行情。
吉林飼料企業再補貼政策對價格支撐明顯。3月21日,吉林省財政廳、畜牧局和糧食局共同印發了《吉林省飼料加工企業省財政補貼管理辦法》,對省內未被納入年產量5萬噸以上飼料企業補貼範圍、年設計生產能力2萬噸以上的飼料加工企業,在規定期限內收購加工省內2016年新產玉米每噸給予120元補貼。受補貼政策放寬影響,伺料企業積極採購,對價格形成明顯支撐。
深加工企業玉米需求保持旺盛也是價格走高的原因之一。總體上看,3月國內玉米澱粉企業開工率高位運行,雖然環保檢查力度加大,但加工企業仍然保持了較高的生產積極性,未出現大範圍停產或減產的情況。
展望後市,國際市場方面,南美玉米豐產,供需矛盾凸顯,美國玉米價格預計將繼續受到壓制。國內市場方面,在市場餘糧減少及利好政策加碼的支撐下,玉米市場價格看漲預期較強,短期內或繼續保持偏強趨勢運行。但下游養殖業飼料需求疲軟,貿易商和企業庫存充足,隨著臨儲玉米入市,長期來看,價格仍面臨下探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