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網購規模的不斷擴大,促進了快遞市場的迅猛發展。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信息,2017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400.6億件,連續4年穩居世界第一。但是,快遞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環境污染問題也隨之而來。
2018中國快遞行業(國際)發展大會30日在北京開幕。調查顯示,4月份的中國快遞發展指數是150.9,同比提高25.3%,仍然處在快速擴張的階段。
具體而言,2018年4月份規模指數是155.7,屬於高速增長的區間。服務質量指數是186.9,同比提高33.6個百分點,服務質量指數增速首次超過了規模指數的增速,對於總指數的貢獻率已經超過了1/3。服務質量指數下屬的三大指標——滿意度、有效申訴率、72小時準時率同步快速改善。這標誌著中國快遞業正在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能力指數為138.1,體現在數據上,中國快遞業擁有21.7萬個網點,20萬組智能快件箱,96架全貨機,上百個智能化分撥中心。
此外,今年1—4月份,快遞業品牌集中度指數上升至81.1,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7個百分點,自2017年以來連續逐月提升。
除了發布有關數據,各種具有「科技范」「綠色范」的快遞新產品也在此次大會上集中亮相,秀出當前快遞業的新服務、新理念。
記憶中馬路邊寄信用的綠色大郵筒,今後將華麗轉身為「小黃筒」。這種「小黃筒」經過改造,消費者可以直接投入需要寄遞的快遞包裹,不需要再等快遞員上門,晚上也可以寄快件,真正實現24小時寄件服務。
據2018-2023年中國快遞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介紹,今年我國將鋪設6萬個「小黃筒」。「小黃筒」由中國郵政與中郵速遞易共同研發,通過集約化配送的方式,藉助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優化物流網點布局,減少快遞員上門取件的等候時間,從而提高快遞的運營效率。未來,「小黃筒」將按照郵政綠筒的路徑推進,主要輻射範圍為小區、商務樓等,實現「一單元一筒」的有效鋪設。
在快遞服務展區,各參展企業都帶來了自家最新的綠色包裝產品,一拉即開的免膠帶紙箱、節省紙張的電子面單以及貫穿物流全過程的無紙化操作等。從商品打包、倉儲、運輸到配送,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快遞業的全鏈條,成為行業共識。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企業要強化綠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加快綠色包裝材料的推廣使用步伐,尤其要大幅降低膠帶和不可降解塑膠袋的使用,積極探索包裝回收體系建設,全面推進快遞包裝的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
快遞綠色發展問題已經引起中國政府和企業的共同重視,去年,中國多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推進源頭治理,增加綠色快遞服務產品供給,提高快遞業包裝領域資源利用效率,降低包裝耗用量,減少環境污染。在今年的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快遞服務展區,快遞綠色化發展體現在從商品打包、倉儲、運輸到配送的整個鏈條中。在循環利用方面,順豐、蘇寧、京東等均投入使用了循環箱,可循環使用。在可降解方面,全生物降解的包裝廢棄物最終可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市場經營部總經理 倪燕波表示,近期,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正式啟動綠色郵政行動,並發布了「綠色行動宣言」,「展望2020年,中國郵政將力爭在綠色運輸、綠色包裝、綠色金融等領域取得明顯成效:城市新增投遞用車全部使用新能源車輛,包裹電子運單使用率達到90%以上,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達到50%以上,節能環保項目及服務貸款增長50%以上。」
有專家指出,綠色物流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每個環節都應該負起責任,整個產業鏈的素質和意識都有很大的空間去提升。未來,應修訂並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相關標準,完善相關政策,社會各方協同發力助推綠色物流發展。
更多快遞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快遞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