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2013年手機報現狀分析,我們了解到,目前,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終端擁有了越來越豐富的多媒體功能和更強大的交互性,我國的手機用戶已超過5億,用戶規模居世界首位,手機具有移動性、即時性的特點,不受時空限制,非常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有著巨大的潛能,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第五媒體」。優越的平台與薄弱的內容提供能力限制了手機對「媒體」這一角色的扮演,卻成就了手機與報紙媒體的合作,於是,作為報業與「第五媒體」融合的一種探索,「手機報」掀起了報業數位化之路的第二次浪潮。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手機報產業發展與調查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移動夢網手機報用戶覆蓋率為56.5%,彩信手機報覆蓋率為40.3%,各地方手機報大多數由各地運營商提供,覆蓋率達28.7%,新華網手機報覆蓋率為23.1%,人民日報手機報覆蓋率為17.4%,鳳凰聚焦手機報覆蓋率為12.8%,解放日報手機報覆蓋率為7.2%,其他為1.0%。手機報提供商前三名均是以運營商為主體。可以看出,在手機報的運營主體中,移動通信運營商優勢明顯,傳統報紙和新聞媒體存在著渠道依賴性。
一、手機報內容缺乏媒介個性
我國手機報是在報紙業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都沿襲了報紙在內容、定位等方面的傳統。手機報所有的業務運作,包括新聞來源、內容分類等都是依附於傳統報紙媒體或者網際網路,大多是把報紙上的內容直接翻版到用戶的手機上,在內容方面凸顯個性化不足。手機報成了報紙媒體的手機版。
手機報不應是報紙媒體向手機終端的簡單平移。與報紙等大眾化媒體相比,手機作為一種媒體更具有即時性、隨身性、個人性、私密性等特點,這使得報紙媒體通過對手機報的開發和完善,能夠實現報紙媒體對信息產品多元化、信息需求個性化趨勢的適應和滿足。手機報應結合自身媒介特點和受眾定位,探索出適合自身「個性化」的內容報導。
二、單一贏利模式制約手機報發展
目前手機報基本上採取了依靠收取訂閱費的模式來贏利。這樣單一的贏利模式產生的弊端有兩點:訂費高而造成一些有意者望而卻步,目前全國性手機基本上訂閱費約15元/月,絕大多數為免費贈閱,付費用戶比例很小,過高的訂費限制了手機報用戶的發展;而訂費低則沒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很難做大產業,地區性的手機報訂閱費用一般在5~8元/月之間,付費用戶占大多數,即使這樣手機報的收入仍是杯水車薪,產業鏈各方面顯然缺乏繼續開發手機報的動力。綜觀手機報領域,真正贏利的並不多。贏利模式的單一,是手機報市場面臨的共同難題。
三、3G時代引領手機報發展
隨著3G時代的來臨,手機報將迎來發展的新契機。3G時代手機報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將發生深刻的變革,實現飛躍發展。在3G時代,手機報的流量、傳輸速度、多媒體等技術難題將得到解決。手機報將可以更快更好地承載目前傳統報紙的傳播方式和內容,手機報方便快捷的優勢將凸顯出來,並可以實現多媒體資源的整合。手機報的內容和表現形式會從平面、靜態的圖片文字轉變為涵蓋視頻、音頻、動漫等動態互動的多媒體。用戶可以高速上網獲取多媒體新聞信息,真正做到看新聞、聽新聞。
更多手機報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手機報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