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綠色發展成為全球共識的當下,除草機行業正憑藉其在解決化學農藥弊端、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獨特優勢,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政策的持續推動、技術的不斷創新,使得除草機行業在2025年展現出巨大的投資價值與發展潛力,吸引著眾多投資者的目光。
自2006年起,我國便開始積極探索解決過度依賴化學農藥的問題,提出 「公共植保、綠色植保」 新理念,並陸續發布一系列規範性文件。2011 年,原農業部印發相關意見,將綠色防控納入現代植保體系建設及 「雙減行動」。此後,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綠色發展理念,到中辦、國辦印發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意見,再到多部門聯合規劃及相關條例的頒布實施,綠色防控理念不斷深化。《2025-2030年中國除草機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2022 年底,農業農村部明確提出到 2025 年,水稻、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化學農藥使用強度力爭比 「十三五」 期間降低 5%,果菜茶等經濟作物降低 10% 。江蘇省積極響應,實施稻麥田草害綜合治理三年(2023 - 2025 年)行動計劃,目標是到 2025 年全省農田草害綜合防控效果達 95% 以上,除草劑使用量較 2022 年下降 10% 以上,且實現主要農業鄉鎮雜草綜合治理示範區建設全覆蓋。眾多省份也紛紛出台類似政策,這些政策的密集出台,為除草機行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極大地推動了除草機的推廣與應用。
長期以來,與化學除草劑相比,國內除草機械的銷售與使用規模較小。化學除草劑的廣泛應用,使得物理除草方式逐漸被邊緣化,僅在有機水稻等特殊品種種植中偶有使用。然而,鄰國日本在水稻種植技術先進,其水稻田間除草機械豐富多樣,涵蓋步進式、乘坐式除草機,甚至研發出智能化的除草機器人,並針對不同種植場景制定了全生命周期除草方案。印度作為水稻大國,儘管種植機械化水平低於我國,但其水稻機械化除草比例卻遠超我國。近年來,化學除草劑的危害不斷顯現,藥害、殘留超標、耐藥性等問題頻繁被曝光。在此背景下,減少除草劑使用,推廣除草機已成為業內的普遍共識。相關研究表明,採用除草機進行機械除草,不僅不會使水稻產量下降,反而會因有利於構建水稻生長的優勢生態環境、促進水稻有效分櫱,從而實現產量的小幅增長,這進一步凸顯了除草機的應用價值和市場潛力。
國內在水田機械除草研究領域已取得顯著成果。一系列關於除草機械的研究,對其歷史、現狀及未來趨勢進行了系統梳理。其中,無人駕駛水稻中耕除草機在全國多省進行試驗示範,併入選 2022 年度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裝備,目前已授權企業生產銷售。還有一款與高速插秧機掛接的 3ZSG - 6A 水田除草機,通過第三方性能檢測,能夠與任何品牌高速插秧機配合,實現行間、株間高效除草,有效解決複雜作業環境下的除草難題。該除草機無化學污染,還能疏鬆土壤、增加土壤氧氣含量,促進稻田生長,在多地銷售與試驗中獲得用戶認可,甚至實現小批量出口海外,併入選江蘇省第一批高端農機裝備。此外,市場上小型除草機也憑藉操作簡單、勞動強度低等特點,在農業生產中得到應用,其除草輪的工作方式不僅能除草,還能翻鬆土壤。工信部將推進農機裝備等重大技術裝備攻關,乘坐式水田除草機已納入 「補短板」 工作計劃,未來技術的持續創新將為除草機行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綜上所述,在政策大力支持、行業需求轉變以及技術不斷創新的多重因素推動下,2025年除草機行業前景廣闊。無論是從解決化學農藥問題、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的宏觀層面,還是從滿足市場實際需求、實現產品技術升級的微觀角度來看,除草機行業都展現出強大的發展動力和投資潛力。未來2 - 3年,隨著各項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和技術成果的廣泛應用,除草機行業有望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成為農業領域投資的熱門方向 。
更多除草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除草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