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全球在白銀的應用種類包括原料銀、二號銀、千足銀、足銀、925銀以及素銀。其中,原料銀廣泛應用於工業領域。下面進行白銀行業投資分析。
白銀行業分析表示, 從白銀的供給端看,礦產銀、再生銀、生產者對沖與官方沽售是主要供給,其中前兩者占總供給的98%。白銀每年的供給非常穩定,其波動遠遠小於銀價的波動。
從需求端看,白銀需求主要有工業、攝影、銀器、首飾、銀幣獎章,其中前幾位需求10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均低於2%,只有銀幣獎章需求的複合增長達到了11.6%,接近銀價的複合增長16.2%,而銀幣獎章恰恰是白銀投資的代表之一。
目前,球發現的銀礦物大約有200種,部分以單質形式存在,但絕大部分是以化合態的形式存在於銀礦石中。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預計,全球超過三分之二的銀資源以伴生礦形式存在,且多以鉛鋅、銅和金伴生。
根據世界白銀協會數據顯示,2012-2018年全球白銀的供給數量呈現波動變化態勢,其中2018年全球白銀總供給達到1004.2百萬盎司,同比下降2.75%。
再從供給結構上來看,全球白銀的供給主要來自礦產銀和再生銀,根據世界白銀協會數據顯示,礦產銀的供給達到855.7百萬盎司,占比高達85%,且主要來自伴生礦產銀;
再生銀作為補充,是白銀的另一供給來源,供給數量為151.3百萬盎司,占比為15%;而生產者對沖等其他供給2018年占比很低,對供給影響有限。綜合來看,全球白銀的供給集中於礦產銀,對於整體白銀供給有較大影響。
首飾業白銀需求量回升3%,中國首飾業白銀需求量則下降11%,銀器需求量回升8%,實物白銀投資需求量同比大降26%,已觸及近十年來的最低點。因此儘管白銀製造需求有所上升,總需求量還是下滑。
中國白銀工業的崛起正在改變著世界白銀原料原有的供應格局,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重要的白銀供應國之一,有越來越多的國內白銀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對白銀國際市場的供求關係有著重要的影響,另一方面,中國白銀市場的開放也使中國成為世界白銀需求最具增長潛力的地區之一。以上便是白銀行業投資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白銀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白銀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