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超導技術的不斷研發,以及超導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全球超導行業已然進入火熱年代。2018年全球全球超導材料市場規模為61.51億歐元。下面進行超導材料行業投資分析。
超導材料行業分析表示,目前全球的超導行業以低溫超導為主,2018年其市場規模為58.81億歐元,市場份額高達95.61%;而高溫超導材料的市場規模為2.7億歐元,市場份額僅為4.39%,但其增長速度較為迅速。
從低溫超導產業市場參與者來看,與低溫超導產業鏈相關的生產企業來自包括超導錠棒、超導線材、超導磁體和超導設備領域。從全球來看,部分企業專注於單一領域的研發生產,例如美國ATI公司;而另一部分企業則是橫跨多個領域,如英國Oxford公司等。
目前,全球僅有少數幾家企業掌握低溫超導線生產技術,主要分布在英國、德國、日本和中國。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西部超導的業務涉及NbTi錠棒和線材、Nb3Sn線材(包括「青銅法」和「內錫法」)和超導磁體的生產,是全球唯一的鈮鈦(NbTi)錠棒、超導線材、超導磁體的全流程生產企業。
目前我國已經全面突破了實用化低溫超導線材製備技術,已具備批量製備千米級實用化MgB2超導線材的能力。我國第一代高溫超導帶材(BSCCO-2223)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已經大大縮小,關鍵技術指標基本達到了實用化的要求,已經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
在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YBCO)方面,我國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迅速縮小。上海和蘇州等地均以企業形式製備出了千米級的YBCO二代帶材,而且已經有一定量的銷售和使用。
醫療領域磁共振成像技術的需求增長是促進超導材料在醫療領域應用需求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受汽車市場的發展推動,電動機需求增長也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促進超導材料的發展。
但是,常用作生產超導的稀土元素如釔等價格波動在未來幾年將會對這一市場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不過,一些終端應用領域的磁性方面,如高鐵、低溫學和生物磁場等將會給超導材料創造新的增長點。
預計到2022年,全球超導技術市場規模將增至58億美元,期間年複合增率高達12.8%。隨著技術的不斷改進,高溫超導需求將不斷增加,尤其是在電力領域。從應用領域來說,磁共振成像將成為消費者應用需求最多的一個領域。以上便是超導材料行業投資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