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電子領域中,最常見的就是電子導航儀,目前市場上大部分中高端車型都會配套安裝電子導航儀。隨著這幾年車市的井噴式發展,車載GPS導航儀市場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據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導航產品銷售額預計將突破200億大關。如此廣闊的市場,必然有紛涌而至的企業,那麼在競爭中,中國的車載GPS導航儀市場又將會形成怎樣的格局呢?以下是2017年車載GPS導航儀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據2017-2022年中國車載GPS導航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顯示,目前,在華南地區有超過200家廠商,2014年中國汽車GPS導航市場總體銷量達到1000多萬台。2015年中國市場的導航產品銷售額預計將突破200億大關。可以說汽車GPS導航市場行業繁榮,市場潛力巨大。
據了解,車載GPS導航又分前裝市場和後裝市場兩類。在前裝市場,裝配車載GPS導航的車型從2004年的7款發展到2007年的42款,裝配台數以及市場規模都呈逐年增長的趨勢。
在後裝市場,安卓平台車載GPS導航已開始出貨,車載互聯產品有加速擴張的趨勢。
但受到智慧型手機影響也越來越大,車載導航在硬體性能以及網際網路永久接入性和靈活性等方面都已經無法與智慧型手機抗衡。 因此,未來車載GPS導航有兩種發展方向:一是,車載導航只配備顯示器、功放、按鈕等,通過與智慧型手機連接,由智慧型手機執行導航、音樂、收音、信息查詢等;或者提升車載導航儀本身的功能,讓車載產品單獨完成實時更新地圖、通過追加應用擴展功能等智慧型手機導航應用的優點。
另外,國家為振興經濟出台了一系列計劃,推出汽車一系列優惠刺激方案,刺激了汽車市場活力,隨著汽車市場振興和GPS導航在我國深入,車載GPS市場的占有率勢必進入一個增長時期。
目前車載電子導航系統「一超多強」的市場格局形成。
手機導航用戶「異軍突起」
明明有車載導航,卻仍然使用手機進行導航。近期艾瑞諮詢發出一份「關於中國車主車載導航使用情況」的調查顯示,車主在導航設備的選擇使用方面,手機導航超越前裝車載導航排名第一,兩者占比分別為42.4%和30.6%。同時數據顯示,車主在導航設備的選擇使用方面,排行前三為手機導航(包括手機地圖及手機導航軟體)、車載導航以及可攜式導航儀,分別占比42.4%、30.6%與11.2%。
在剛剛結束的高德導航新品發布會上,高德汽車事業部總裁韋東表示:「傳統車載導航殘遭「拋棄」的主要原因,是在於其聯網能力的缺失,以及由此帶來數據陳舊、更新不便捷等弊端。與此同時,近年來用戶對聯網、智能的需求日益增長,手機導航在此方面的表現遠超傳統離線的車載導航。」
的確,目前車載導航市場迎來兩難的窘境。一方面移動網際網路的全面普及,使得手機導航類App在道路監控、地圖更新、生活配套方面產生了無縫的連接;另一方面車載導航的硬體設計相對閉塞,沒有考慮數據交互的便利性,無法滿足快速更新的地圖數據,且用戶使用成本高。
相比於車載導航,手機導航和地圖雖然在使用上免去了硬體安裝步驟和數據更新的成本,但是在與汽車系統的融合上仍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設備操作舒適性、便利性等方面的缺失,使得手機導航也處於尷尬境地。
「較小的螢幕、使得用戶游離於汽車之外的手機導航在駕車場景中使用起來並不方便,加之手機導航需要高昂數據流量費用,因此車載導航市場其實存在巨大的空缺。」韋東同時表示。
面對這個空缺的市場,各地廠商紛紛創新,追趕智能時代,推出新品。像米狗推出的米狗智能車載機器人連接網際網路,使用3G/4G/網絡,具有強大的雲資料庫,實時更新數據,導航實時自動更新升級,離線也不影響導航。
而手機導航功能影響著車載導航系統的發展,車載導航系統閉塞的硬體也制約著智能互聯、智能網聯技術的未來。
隨著汽車市場的壯大,汽車技術和汽車電子產品也會隨之發展,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那麼發展核心技術將成為汽車電子導航生產企業未來競爭的重要因素。
更多車載GPS導航儀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車載GPS導航儀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