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肽藥物市場處於發展上升期,2019年市場年增長率達20%,遠超醫藥市場9%的年增長率,占醫藥品市場總分額的2%左右,以下是多肽市場現狀分析。
多肽藥物主要用於慢性病、腫瘤以及罕見病領域,其中不乏重磅品種。隨著多個多肽品種的專利到期,多肽仿製藥將迎來發展機遇,同時上游多肽原料藥廠家也將受益於仿製藥市場的增長。多肽行業分析指出,全球2019年的多肽藥物市場規模已經超過200億美元,占醫藥品市場總分額的2%左右,保持10%左右的增速。
多肽市場現狀指出,我國隨著各項多肽合成技術的日趨成熟以及設備和原輔材料的充足供應,醫藥企業開始具備大規模生產合成多肽藥物的能力,對多肽藥物的研發已由跟蹤研究與創仿相結合的開發階段,開始步入自主創新時期。在國內上市的化學合成多肽藥物共有26個品種,其中17種已實現國產化;我國自主研發且僅在國內上市的多肽藥物有20多個品種,但絕大多數是從動植物中提取的多肽及與其他成分的混合物。
截至2019年,我國多肽行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673億元,連續保持了高速增長的趨勢,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增長至774億元。多肽藥物主要包括多疫苗、抗腫瘤多肽、多肽導向藥物、細胞因子模擬肽、抗菌性活性肽、診斷用多肽及其他藥用小肽7大類。
我國多肽製藥企業普遍規模偏小,研發投入不足,大部分企業研發投入處於較低的水平。由於研發經費的缺乏,我國大部分企業無法成為醫藥研發的主體,造成一些關鍵性產業化技術長期沒有突破,制約了產品的更新換代,無法及時滿足市場的需求。
已開發國家醫藥企業的研發費用一般要占銷售收入的15%左右, 而我國醫藥企業研發費用的投入平均占銷售收入的2%左右。研發投入不足限制了我國製藥企業的發展和創新,國內市場中95%以上的化學藥品製劑都是仿製專利過期的品牌藥,這將對我國醫藥行業的持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多肽類藥物行業屬於高技術壁壘行業,高端新產品競爭相對緩和,但隨著投資領域對多肽類藥物關注度的提高,競爭將日益加劇。並且,更多的國內醫藥企業對多肽類藥物的產品優勢及市場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伴隨部分多肽類藥物專利的到期,國內仿製藥的研發生產水平進入了新的階段,市場競爭有所加劇。
目前,在我國上市的化學合成多肽藥物共有26個品種,其中17種多肽藥物已實現國產化。隨著我國化學合成多肽技術的逐漸成熟,產品質量和收率均明顯提高,成本更加可控,市場銷售規模也逐年擴容。
總體而言,多肽藥物相比傳統化藥有諸多優勢,我國臨床市場需求日益增長。可以預見,隨著現代合成技術的進步,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新型多肽藥物上市,給廣大患者帶來福音。,將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人類疾病如哮喘、過敏、疼痛、關節炎、胃腸功能紊亂、肥胖、骨質疏鬆、癌症、肝炎、糖尿病和愛滋病等,以上便是多肽市場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多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多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