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行業的上游為電子元器件、電池、晶片等電子設備製造業,下游為道路運營商、交通管理部門、系統集成商以及銀行、汽車廠商等。下面進行ETC行業競爭分析。
目前,ETC行業的競爭格局主要表現為國內生產廠商之間的競爭。國外已開發國家與我國採用的標準並不一致,且對我國的運營網絡和客戶需求的不了解而導致其難以參加ETC行業的競爭。
我國對ETC企業實行產品資質准入制,企業產品只有通過交通部交通工程監理檢測中心的檢測後,才能參與ETC建設招投標,因此我國市場中ETC企業數量較少。
若以每年新增ETC用戶數作為當年OBU市場總量,結合每個公司當年的出貨量可以大致估計出 OBU的出貨市占率。2018年,我國ETC市場中,金溢科技、萬集科技、聚利科技三大龍頭企業合計份額占比達到80%以上,我國ETC市場集中度高。
《2019-2024年中國ETC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分析報告》表示,根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底ETC累計用戶達到2.04億,2019年新增ETC用戶1.27億輛,則2019年OBU出貨量至少為1.27億套,OBU需求量大幅增長。
價格方面,2019年由於市場需求的爆發式增長,OBU價格穩中有升,對業內龍頭廠商形成明顯利好。目前藍牙OBU的招投標價格大約在80元/個以上,部分地區甚至達到100元/個,價格穩中有升。
隨著ETC行業的發展,內部競爭愈發激烈,但未來ETC行業仍有很大發發展空間。製造商需要不斷優化ETC設備的同時擴大ETC+業務的投入,與網際網路、電信運營商、保險、金融等相關行業跨界合作,通過豐富的技術組合將ETC的優勢拓展到新的應用和服務之中,並以ETC為核心打造新的生態圈。
特別是,ETC行業背後是數億的潛在用戶,而且都是相對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汽車用戶,對銀行來說是具有價值的客戶資源;ETC用戶綁定了銀行卡後,銀行可以隨之將基本業務拓展至信用卡、理財、保險、貸款等更具有價值的金融業務。以上便是ETC行業競爭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ETC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ETC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