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的惡性腫瘤是可以治癒的,其中外科手術治療占22%,放療占18%,化療僅占5%。放療設備主要包括醫用直線加速器、模擬定位機、鈷60放射治療機等,全球放療設備市場主要被Varian、Elekta 和Accury所壟斷。以下對放射治療行業政策分析。
放射治療行業政策分析,我國旅療普及度司已開發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據放射治療行業分析統計,我國每百萬人僅擁有放療設備1.1台,遠低於已開發國家平均水平。放射治療行業分析指出,我國患者實際接受放療的比例占所有癌症患者總數不到20% (美國高達63%, 歐洲已開發國家40%以上)。我國放療市場未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經濟越發達、 醫療理念越先進的國家,採用放射性治療的患者比例越高, 其中美國為63%, 而中國則低於20%。我國放療市場增長呈現加速跡象,未來隨著放療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及放療意識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隨著大病醫保及放鬆配置證政策的進一步實質性落地。現從三大方向來分析放射治療行業政策。
第一為設備。放射治療行業政策分析,全域醫療本身不生產設備,但可為醫療機構提供設備的引進服務。陳道光指出:「我們與世界上最主要的兩個生產商有所合作,兩家生產商分別位於美國和瑞典,同時在國內也有合作的生產商。」
第二為系統。放射治療行業政策分析,相比於設備的投放,全域醫療背後的系統才是真正其實解決二、三線城市患者治病難的最重要因素。
第三為培訓。人才短缺亦為制約二、三線醫療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前期,專家和學者會到地方醫療機構進行一對一培訓。後期全域醫療方面也會開展持續性的培訓,邀請大牌專家網絡授課。放射治療行業政策分析,被培訓人員涉及醫生、護理師、技師以及護士。
放射治療行業政策分析,國內放療設備發展迅速,但相關標準相對滯後,目前國家也在參考國外,希望制定國內的標準,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北京地區對行業標準的制定非常重視,希望針對不同的放療特點促進技術、人員、資金保障等方面的持續發展和標準化管理。同時,衛計委也在進行這方面的規範,通過建立體系,規範流程和參與者,並對檢測做出具體的量化和規定。
更多放射治療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放射治療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