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複印機市場競爭激烈,國產複印機行業發展速度較緩。當下,複印機國外品牌市場競爭優勢明顯,占市場主導地位我國複印機市場起步較晚,大多國內廠商不掌握複印機的核心設計、工藝和製造技術,自主創新和研發水平低下,行業技術水平普遍偏低。以下對2023年複印機市場競爭分析。
2022-2027年中國彩色複印機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指出,2022年1月中國複印機進口數量為774814台,相比2021年同期減少了222394台,同比下降22.3%;進口金額為23126.9萬美元,相比2021年同期減少了2344.5萬美元,同比下降9.2%。
複印機市場主要以國外品牌為主,占據重要市場份額。中高端產品產品價格穩定,低端產品市場競爭較為激烈。預計未來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將逐步提升,隨著消費升級發展,未來中高端產品的需求將保持持續增長需求,低端產品供過於求的形勢將進一步加劇。現從兩大複印機企業市場格局來了解2023年複印機市場競爭分析。
納思達於2000年在「世界列印耗材之都」珠海成立,在通用耗材業務迅速成為行業領軍企業後,開展複印機專利及核心技術研究,外延併購複印機和耗材相關優質資產的同時,堅持內生培育發展自有業務,實現複印機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公司營收方面,納思達的營業收入近年都保持在200億元以上,2021年公司實現總營收227.92億元,同比增長7.94%。從公司收入構成看,主要由原裝複印機及耗材、通用耗材及配件、晶片和其他收入構成。其中,原裝複印機及耗材是公司收入占比最高的部分,2021年的收入占比達73.5%。在原裝複印機及原裝耗材方面,公司旗下有利盟、奔圖品牌,在雷射複印機領域有良好的業務積累,為公司收入增長提供動力。
以海外複印機巨頭惠普為例,原裝耗材已成為複印機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從惠普的商業模式看,其要求用戶使用本品牌的原裝耗材,通過出售墨盒與硒鼓來增加收入,這一模式幫助其完成了對市場份額的鞏固,即提高複印機的出貨量,也會帶動原裝耗材的銷售。根據惠普的公司年報,2021財年,惠普複印機業務實現營收201.28億美元,其中耗材收入126.32億美元,占比達到62.76%,而2019和2020財年的這一占比分別為64.39%和65.68%,耗材收入已經成為惠普複印機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
我國複印機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現下,複印機新品種的出現推動國產品牌發展機會上升,投資者絡繹不絕,進入的企業類型包括資本大鱷、網際網路公司以及科技研發企業等。國際知名專用複印機企業利用技術領先優勢,紛紛將生產基地移至中國大陸,通過擴建工廠和收購企業來降低成本、擴大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