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球光伏探測器市場規模為18.9億美元。2014至2018年,全球光伏探測器市場將以年均18%的增長幅度增長,至2018年市場規模達到43.3億美元。那麼光伏探測器發展現狀會是怎麼樣的呢?請聽筆者給您娓娓道來。
通過對光伏探測器發展現狀的詳細分析得知現在,光電探測器的發展主要集中在紅外,美國已經開始研製第三代紅外探測器,並提出了第三代紅外熱像儀的概念,主要是雙色或三色高性能丶高解析度丶製冷型熱像儀和智能焦平面陣列探測器。
通過對光伏探測器發展現狀的詳細分析得知至2018年市場規模達到43.3億美元。從光伏傳感技術研究上看,美國對該技術的研究起步最早,且在世界上最為先進。數據顯示,2007年,美國光伏探測器市場規模為2.35億美元,此後以30%的年複合增長速度增長,2014年有望達到16億美元。
2016 年,中國光伏產業總產值達到 3,360 億元,同比增長 27%,整體運行狀況良好,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2016 年,我國多晶矽產量 19.4 萬噸,占全球總產量 37萬噸的 52.43%;矽片產量 63GW,占全球總產量 69GW 的 91.30%;太陽能電池產量 49GW,占全球總產量 69GW 的 71.01%;電池組件產量達到 53GW,占全球總產量 72GW 的 73.61%,產業鏈各環節生產規模全球占比均超過 50%,繼續位居全球首位。
通過對光伏探測器發展現狀的詳細分析得知得知2016 年,我國多晶矽進口約 13.6 萬噸1,多晶矽自給率已超過 50%;光伏電池組件出口約 21.3GW2,國內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約 34.54GW3,光伏電池組件產量的自我消化率已經超過 50%, 中國光伏「兩頭在外」的局面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中國光伏製造的大部分關鍵設備已實現本土化並逐步推行智能製造,在世界上處於領先水平。
中國、美國、日本、印度、歐洲是全球光伏的主要市場,占比約90%。中國是全球第一市場,市場占比約為46%。其次為美國、日本、歐洲、印度,占比分別為20%、11%、7%、6%。
歐洲、日本、美國市場趨於穩定,中印及其它新興國家逐漸引領全球市場增長。中印及其它新興國家市場占比逐步擴大,由2009年的7%逐步增長至2016年的62%。印度市場潛力巨大,預計2030年將成為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場。2016年印度新增裝機4.4GW,同比增長106%,預計到2030年將累計裝機209GW,市場占比12%。
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國光伏行業發展迅速。 2013 年至 2016 年,中國連續四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世界排名第一, 2016 年新增裝機容量 34.54GW,同比增長 126.31%,占全球新增裝機總量市場份額由 2008 年的 0.60%增長到 2016年的 45.65%,累計裝機容量在 2016 年末達到 77.42GW,繼 2015 年超越德國之後繼續保持世界第一。
通過對光伏探測器發展現狀的詳細分析得知預計2018年全球光伏市場需求同比增長階段性平穩,主要受2017年高基數效應,但到2022年的過程中仍有望增長。預計2017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92GW,同比增長29.22%。2018年新增裝機穩定增長,年均增長率約5%,至2022年新增光伏裝機約120GW。 從國家能源局最新公布的光伏十三五規劃來看,2020年光伏計劃裝機將超過100GW。光伏探測器是利用半導體P-N結光生伏特效應而製成的探測器,簡稱PV探測器。光電探測器是在紫外、可見光、近紅外、中波紅外和遠紅外這些光學波段上展開的。以上便是筆者對光伏探測器發展現狀的詳細分析了。
更多光伏探測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光伏探測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