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農藥是通過化學反應製成,可根據成分進一步分為無機農藥和有機農藥。2018年3-7月全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逐漸下降,7月全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為17.1萬噸。下面進行化學農藥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農藥行業分析表示,農藥一般分為原藥和製劑,原藥是以石油化工等相關產品為主要原料,通過化學合成技術和工藝生產或生物工程製造而成,一般不能直接施用。原藥合成對生產技術、 生產工藝、 環保和安全生產的要求較高, 固定資產設備投資規模較大。
在原藥的基礎上, 加入適當的輔助劑(如溶劑、 乳化劑、 潤濕劑、 分散劑等),通過加工、生產製得具有一定形態、組成及規格的製劑產品,製劑直接應用到農業生產。製劑的產品質量和使用量與環境安全、食品安全、生態穩定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通過對化學農藥行業發展趨勢分析,由於創製農藥開發成本高、難度大,國內農藥企業難以承擔巨額的新化合物創製費用,在產品研發上以次新化合物仿製為主,主要生產後專利時期的農藥品種,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較少。仿製類農藥企業的技術水平主要體現在原藥合成工藝水平與製劑創新能力兩方面。
對於化學農藥原藥生產,其核心技術為化合物合成技術,由於原材料、合成方法的差異,可研發設計不同的工藝路線進行生產,並直接影響產品質量、成本以及環境污染程度,最終影響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優秀的原藥企業通過對化合物合成技術的不斷優化和突破,提高工藝路線效率,從而形成在該領域的核心競爭優勢。
通過對化學農藥行業發展趨勢分析,目前,我國農藥企業大致可分為原藥企業、製劑企業和原藥製劑一體化企業三大類,國內農藥行業的競爭主要體現為這三類企業間的競爭。由於原藥與製劑產品在農藥產業鏈中的位置、技術特點、客戶群體、銷售模式等方面不同,上述三類企業在競爭策略上也存在較大差異。
原藥行業體現技術密集的特點,擁有技術優勢的企業獲益更大。原藥企業的客戶主要為製劑生產廠商或其他原藥生產企業, 客戶數量少且對產品鑑別能力較強,同時國內原藥企業主要為仿製農藥生產企業,難以通過產品的差異化戰略獲取競爭優勢,因此市場競爭主要圍繞產品質量與成本展開,具備穩定質量且成本優勢明顯的企業往往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以上便是化學農藥行業發展趨勢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化學農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化學農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