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混凝土行業發展受到政策法規的影響較大,在利好的政策下市場需求也不斷擴大。政策推動混凝土技術的創新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以下是2023年混凝土行業政策環境。
近年來,混凝土行業經歷了由傳統加工製造模式向智能產業化模式轉變的過程,在經過前期爆發式增長之後,混凝土市場需求已逐漸步入穩定期,混凝土產業格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淘汰落後工藝技術,倒逼落後產能退出,推動了行業由粗放式擴張向規範化發展邁進。在國家對環保的重視下,未來政策會只嚴不松。在城鎮化進程放緩的大背景下,國內預拌混凝土需求總量面臨下滑預期,加之受到「雙碳」目標約束,要求行業從追求量的擴張轉向追求質的提升,綠色高質量發展成為行業共識。
近些年,為促加大高性能混凝土推廣應用力度,我國各部門紛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202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關於印發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升玻璃纖維、岩棉、混凝土、水泥製品、路基填充材料、新型牆體和屋面材料生產過程中固廢資源利用水平。開發低能耗製備與施工技術,加大高性能混凝土推廣應用力度。
混凝土行業政策環境提到與此同時,各省市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陸續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推進廢棄混凝土全量利用,如雲南省發布《關於印發雲南省「十四五」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的通知》提到,推動各地牆體材料、耐火材料、混凝土及水泥製品等生產企業進入產業園區集聚發展。
市場需求變化:混凝土相關政策的出台和調整通常會對市場需求產生直接影響。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或推動城市化進程,將帶動混凝土市場需求的增長;同時,建築節能和環保政策的推動也會對綠色建材和高性能混凝土等環保型產品需求上升。
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混凝土行業政策環境指出為了符合政策要求和市場需求,混凝土企業需要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政策的引導作用將促使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發環保型混凝土和新型建材,提高產品質量、性能和節能水平,以適應市場需求變化。
產業結構調整:混凝土相關政策的實施往往需要混凝土行業進行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政策的導向和引導作用將影響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競爭格局。一些小型、低效企業可能面臨市場壓力和淘汰風險,而具備規模經濟和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則有機會擴大市場份額。
成本壓力與價格影響:混凝土相關政策的調整可能會對企業的生產成本造成影響。例如,政府加大環保治理要求、提高用地成本等都可能導致混凝土生產成本上升。這可能會傳導到市場上,導致混凝土價格的波動。
法規合規要求:混凝土相關政策通常會對行業的法規合規要求提出更高標準,例如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企業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滿足政策對環保設施、排污標準、施工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總體看來,環保政策和雙碳目標的約束下混凝土行業質量也在不斷提升,未來綠色高質量成為市場的主要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