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節能業務在已開發國家開展比較成熟,至今已經有超過40多年的行業經驗,已形成較完善的政府鼓勵、建築業主主動、企業運作為主的市場化格局。我國建築行業能源消耗不斷增長,在節能環保的大趨勢下,建築節能也將成為未來主流趨勢。以下對建築節能市場規模分析。
2016年建築節能市場規模或達4000億;長期來看,根據目前中國城鄉既有建築總面積約400億平方米,並以每年20億平方米的速度增長,而且在現存400億平方米的建築中,95%以上未進行任何節能處理,若對其中僅三分之一的建築進行節能改造,按每平方米100多元計算,到2021年至少1.5萬億元的市場規模。
2016-2021年建築節能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2018-2023年中國建築節能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表明,我國建築節能市場規模巨大。相比歐洲各國幾十年的建築節能經驗,我國起步較晚,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領域及新建建築節能服務領域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隨著國家《「十二五」建築節能專項規劃》的出台,建築節能行業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支持的行業。現從兩大市場運行情況來分析建築節能市場規模。
國際能源署發布的《2013世界能源展望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單位GDP能耗降低了1.5%,而2000-2010年間的平均值為0.4%。國際能源署預計,2010-2020年,全球節能投資達1.999萬億美元,2020-2030節能投資將達5.586萬億美元,投資規模成倍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新政策情境」預測,各國政府正在討論的能效政策得到執行後,到2035年將比「當前政策情境」節約9.1億噸油當量,略多於歐盟當前的半數能耗。
建築節能市場規模數據顯示,我國節能服務產業產值從2004年的33.6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2155.6億元,複合增速58.78%,2014年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從2013年的2155.62億元增長到2650.37億元,增幅為22.95%。預計2015年年末節能服務產業產值將達3000億元以上,未來兩年仍能保持30%以上的自然增長率。
合同能源管理總投資額從2004年的11.0億元增長到2013年742.3億元,複合增速59.71%,2014年合同能源管理投資從2013年的742.32億元增長到958.76億元,增幅為29.16%。
2003-2011年,我國建築節能服務產業產值從5.58億元提高到441.96億元,期間的複合增長率達到72.72%,2014年建築節能服務行業產值789.5億元。建築節能合同能源投資額度從2.01億元提高到38.01億元,對應的複合增長率約為44.41%。2012年建築節能產業產值達到 552.2億元;建築節能合同能源投資額達到68.88億元,同比增長81%左右,建築節能、工業節能和交通節能三大領域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3.4%、 63.1%、3.5%。
2013年1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發展改革委,住房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築行動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出積極推動公共建築節能改造:開展大型公共建築和公共機構辦公建築空調、採暖、通風、照明、熱水等用能系統的節能改造,提高用能效率和管理水平;鼓勵採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行改造,對項目按節能量予以獎勵;推進公共建築節能改造重點城市示範,繼續推行「節約型高等學校」建設。「十二五」期間完成公共建築改造6000萬平方米,公共機構辦公建築改造6000萬平方米。
「十三五」規劃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和任務,資源節約將是核心發力點之一,目前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十三五」規劃尚未發布。在節能減排的約束下,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和新建建築綠色建築的推廣,將帶動建築節能市場的快速成長。預計2020年國內建築節能服務市場規模將達2300億元。
建築節能市場規模分析,隨著城鎮化的高速發展,我國的建築能耗近年大幅度上升,資料顯示,目前建築能耗已達全社會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築材料生產能耗約13%,建築總能耗已達全國能源總消耗量的45%。龐大的建築能耗,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巨大負擔,全面節能勢在必行。
更多建築節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建築節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