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建築機械行業分析報告 >> 2015年建築機械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2015年建築機械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2015-08-29 11:44:16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據建築機械行業競爭了解,德國的建築機械產品多年來一直暢銷全世界。但是自從爆發金融危機以來,中國機械對德國機械製造商構成極大競爭。現對2015年我國建築機械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據悉,建築機械在市場上仍有需求,但工業國家的購買力已經下降。根據調查,到2020年,建築機械在工業國家的銷售量雖然還將每年增長約1.6%,但是無法與中國和其它新興工業國家的情況相比。特別是靠近赤道的國家,其建築機械的購買力同期將增長4%或者5%。

  建築機械專家克爾普說,「這裡出現了新的市場占有率。」在2020年之前,靠近赤道的新興國家在世界建築機械市場的份額將達30%。

2015年建築機械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增長市場上的普通機械

  2013-2017年中國工程建築機械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的機械製造商目前積極活躍於國際市場,其市場占有率已經從2008年以前的15%增加到目前的30%。 當然龐大的國內市場也是導致中國機械製造業快速增長的原因之一。中國也向那些本國沒有機械製造業的門檻國家出口其產品。

  克爾普說:「那些著名西方製造商生產的機械,其特點是技術含量非常高,適合西方國家使用。 而以門檻國家為主的新興市場則明顯需要簡單、電動化程度不高、結實耐用和容易維修的大眾化產品」。因此,中國的標準建築機械比歐洲生產的高端建築機械更實用。

  德國製造商沒有走下坡路

  德國機械設備製造商協會(VDMA)的專家施密特(Joachim Schmid)並不為德國製造商在增長市場的占有率感到擔心。

  雖然他也認為:「受到調節的市場如歐洲市場與未受調節的非洲市場相比,對機械設備的技術要求完全不同。」他認為其中的一個原因是,西方國家對機械的發動機和排氣後處理系統的技術標準非常複雜。很多國家的客戶不會使用和維修,而且價格昂貴難以支付。

  施密特說,德國人是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他說:"他們應該提供兩種規格的設備","一種是為高度發達的工業市場提供的高技術產品,另一種是為門檻國家提供的基礎稍低的產品。""即便是這些技術上稍低一些的產品,質量也遠遠超過中國的二流機械。"

  德國人沒有把握時機?

  Oliver Wyman 諮詢公司認為,西方機械製造商必須立即採取行動。如果德國人打算躋身增長市場,就必須積極行動起來。中國人已經開始搶占市場。

  克姆普說,「特別是在非洲,前一段時間曾出現國家行為和企業行為並存的局面。」「為獲得非洲的原材料,中國政府提供了部分發展援助。」

  同時,中國人還通過國家對基礎設施的項目融資以及傳統的銷售融資開創了自己的機械產品市場。他們不斷地為改進產品質量和服務系統進行投資。一旦客戶積累了使用中國產品的經驗,以及中國為其產品建立了良好的售後服務網絡和零配件供應網絡,西方國家的產品便將難以打入新興市場。

  克爾普認為,德國人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是:他們必須捍衛在本國市場的地位以及繼續以高質量的建築機械吸引中國客戶。

  除此之外,他們還必須為增長市場制定新的發展戰略,例如實行地區夥伴,產品和結構三者相結合的方針。也就是說,如果在門檻國家投資建造了自己的工廠,就可以以「當地的成本」進行生產,或者尋找合作公司負責設備的銷售,操作培訓和維修以及授權合作廠家進行生產。

  德國機械製造業無壓力

  德國機械設備製造商協會(VDMA)的專家施密特認為,該行業目前並不存在必須採取行動的壓力。他表示:「我們必須看到,現在機械增長市場的銷售量並不大。這就是說,我們還有進行相應調整的時間。」

  他認為,這一市場越是向前發展,要求也就越高。而中國的機械製造商是無法滿足這些高要求的,因為德國的技術明顯地遙遙領先。此外,門檻國家也從歐洲購買了二手設備,他們因此熟悉德國產品。

  施密特說,「德國製造商已經達到了一個質和量的高度,儘管目前沒有出現增長,但是由於我們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因此不會陷於困境。」

更多建築機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建築機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