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康復器材行業分析報告 >> 2015年康復器材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5年康復器材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5-12-07 17:33:1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康復器材行業發展趨勢如何呢?據悉,醫療康復器材包括輪椅、助行器等,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潛力是很巨大的。而體療康復器材則包括按摩機、按摩椅、按摩床等。隨著國內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未來康復器材行業的發展大有前景。更多詳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5年康復器材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5年康復器材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從假肢矯形到康復輔助器具

  從 1942年中國為傷殘軍人安裝第一副假肢矯形器起,到二十世紀末,假肢矯形器一直是中國康復輔助器具的主要產品和行業重心。2006年,國家民政部在假肢科學研究所的基礎上組建了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同年,中國殘疾人用品開發供應站更名為中國殘疾人輔助器具中心。2007年,中國假肢矯形器協會更名為中國康復器具協會,標誌著中國矯形器行業正式轉型成為康復輔助器具行業。

  統計數據顯示,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我國康復輔助器具生產企業由最初的10家增加到400多家,配置機構由41家增加到2000多家,從業人員從4500多人增加到1萬多人。同時,產品數量也成倍增長,每年中國約生產假肢6.5萬件以上、矯形鞋11萬隻以上、矯形器12萬件以上、輪椅300萬輛以上,一批國際流行的現代康復輔助器具在國內得到推廣應用。

  康復輔助器具的最初服務對象為革命傷殘軍人,而目前,行業服務對象已經擴大到普通殘疾人、老年人、傷病人等所有身心障礙人士,產品也發展到能滿足殘障人士工作、生活、交流和健康等各方面需求。同時,我國康復輔助器具領域已出台了101項國家標準、5項行業標準,涵蓋基礎標準、方法標準、設施標準等8大類標準,初步建立了我國康復輔助器具標準化體系。

  在日前舉行的2013年中國(南寧)國際康復器具博覽會上,國家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介紹,近年來,民政部門加強了對康復輔助器具的行業管理,經國務院批准,建立了假肢和矯形器(輔助器具)生產裝配企業資格認定和假肢與矯形器(輔助器具)製作師職業資格註冊制度。

  到 2013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2億大關,其中失能老年人將達到3750萬人。中國現有殘疾人8500萬,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康復輔助器具服務率僅為7.31%。」竇玉沛表示,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上康復輔助器具市場潛力最大、需求增長最迅速的國家,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康復器材前景廣闊的原因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指出,康復器材的發展要從運動器材的發展談起,在上世紀90年代,全國運動器材的廠家如雨後春筍一樣迅速增長,經過一段時間發展之後,由於工藝相仿,一些生產運動器材的企業開始把觸角伸向康復器材,但是康復器材行業比較特殊,個人使用的情況仍然是少數,而大多數使用康復器材的是一些康復醫院、養老院、訓練室等等。

  郭凡禮指出,這也導致了我國康復器材市場發育不成熟,可以說還處於發展的起步期。目前,國內康復器材的上市公司有信隆實業、中路股份,而這兩家企業的主營業務如出一轍,大部分營業收入來自於自行車銷售,除了這兩家企業,國內基礎醫療器械龍頭魚躍醫療也是康復護理和醫用供氧系列醫療器械的專業生產企業,其康復護理產品占到公司總體收入的七成左右。

  除了這些企業,國內其他康復器材企業還有深圳好家庭和福建萬年青,不過這些企業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就是康復器材只是公司業務的一小部分,這也從另一方面表明了國內的康復器材前景廣闊。郭凡禮表示,不論從國際市場來講還是從國內市場來講,康復器材未來的發展前景都大有可觀,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自身健康的重視加速了消費升級,這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康復器械。其次,目前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的重大社會問題,從全球範圍來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超過6億,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也已經達到1.6億,而這些老年患者中,約有一半需要護理服務。第三,我國還有各類殘疾人口約7000萬,約占我國總人口的5%,這兩類人群之和相當於全國總人口的10%左右,可見需求非常大,也正是如此大的需求使得康復器材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未來發展仍面臨三大瓶頸

  康復輔助器具行業作為跨製造業、服務業的新興業態,既有改善老年人、殘疾人、傷病人等身心障礙人士生活質量、提升社會服務水平的作用,又能促進國內產業結構調整、激發經濟內生動力。但是其行業發展仍然面臨三大突出問題。

  首先,資金保障體系不健全。在社會保險方面,我國醫療保險、工傷保險以及商業保險都還沒有建立起對應康復輔助器具,並且適合大眾需求或職業傷害所形成或個性化特殊需求的完善的制度和體系。在社會福利方面,康復輔助器具針對傷殘軍人的優待制度、特殊困難群體的福利補貼制度尚處於起步階段。總體看來,中國康復輔助器具資金保障體系還缺乏頂層設計和整體安排。

  其次,服務體系不完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全國經民政部門資格認定的假肢矯形器生產裝配機構僅310多家,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少部分分散在中等城市,縣級地區和農村基本處於空白狀態。同時,全國取得假肢矯形器製作職業資格的人員僅1100多名,與肢體殘疾人的比例約為1:28000,大幅度低於德國、日本、美國等已開發國家比例水平,存在專業服務力量不足的突出問題。

  第三,國內產業發展滯後。目前,中國康復輔助器具的中高端市場基本上以國外產品為主,中國自主研發的產品大部分屬於技術含量不高的中低檔產品。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有一定高規模的康復輔助器具生產企業僅100多家,相當於美國企業總量的3%,德國的6%,行業沒有形成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產業鏈。

     更多康復器材行業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康復器材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

更多康復器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康復器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