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通過旅遊使人們在體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況,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推動社會生產的發展。旅遊業的發展以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為基礎並受其制約,同時又直接、間接地促進國民經濟有關部門的發展,如推動商業、飲食服務業、旅館業、民航、鐵路、公路、郵電、日用輕工業、工藝美術業、園林等的發展,並促使這些部門不斷改進和完善各種設施、增加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質量。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業日益顯示它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以下是2014年旅遊業數據分析:
中國旅遊研究院9日在京發布的2014年旅遊經濟運行分析報告顯示,上半年我國旅遊經濟運行總體良好,實現了預期的增長。2014年全年旅遊經濟可保持「相對樂觀」的預期,全年旅遊接待總人數37.6億人次,旅遊總收入3.3萬億元。
通過對2014年旅遊業數據分析分析了解到,2014年上半年我國旅遊經濟運行總體良好,基本實現了預期的增長。但三大市場表現各異——國內游、出境游、入境游繼續保持「兩升一降」局面。
通過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旅遊行業分析報告了解到,儘管入境市場繼續下降,但國民旅遊消費的基礎性需求依然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預計上半年旅遊接待總人數19.1億人次,同比增長9.6%,旅遊總收入1.6萬億元,同比增長14.8%。報告認為,上半年旅遊經濟發展環境相對有利,運行總體良好。旅遊產業總體景氣水平保持平穩,國內旅遊持續增長,出境旅遊繼續高速增長,入境旅遊持續波動下行。
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通過旅遊業數據分析結果了解到,在產業方面,傳統旅遊服務業景氣水平回升緩慢,受投資創業和網際網路創新的驅動,面向大眾市場的旅遊服務業保持繁榮發展態勢。區域旅遊方面,上半年東、中部等傳統旅遊目的地和客源地旅遊企業景氣水平較高,處於「相對景氣」水平,西部偏低,為「稍微景氣」。
報告預計,2014年上半年國內旅遊人數18.5億人次,同比增長10.2%,國內旅遊收入1.5萬億元,同比增長16%;入境旅遊人數6200萬人次,入境旅遊外匯收入230億美元;出境旅遊人數5410萬人次,同比增長18.7%,出境旅遊花費超過700億美元,同比增長20.7%,貿易逆差470億美元。
更多旅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旅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