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設備是國民經濟發展重要的裝備工業,與國家電力投資息息相關。2018年,我國電力工程建設累計完成投資出現上升,為8014億元,升幅達9.34%,以下是配電設備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我國配電設備設備行業經歷了由「市場換技術」到「自主創新」的轉變過程,內資企業競爭力逐漸增強,市場份額逐漸提升。近年來,我國智能電網建設帶動了配電設備行業投資的快速增長,參與該行業競爭的企業數量較多,部分中低端的常規產品呈現供大於求的情況。
根據配電設備行業分析,2012-2017年,我國配電設備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小幅增加,至2017年企業數達到12540家,僅較上年增加341家。2017年我國配電設備行業實現銷售收入32476.36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5809.68億元;實現產品銷售利潤4149.49億元。
2018年,我國配電設備行業銷售收入突破35000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6537.32億元;實現產品銷售利潤4316.83億元。配電設備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尤其是高壓開關控制設備、框架斷路器和塑殼斷路器近幾年受發電設備快速增長的拉動,產銷量明顯放大。
配電設備的發展和改革都是國家規劃建設的重中之重,《電力「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頒布以及科技部發布的《智能電網重大科技產業化工程「十二五」專項規劃》將促進各地智能電網的發展,各地陸續出台智能電網「十二五」發展規劃。政策的出台,促進「十二五」期間智能電網的快速發展,同時帶動配電設備行業的快速發展。
在「十二五」電力行業發展的促進和配電設備發展需求的帶動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十三五」期間全面推進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為輸配電價格獨立體系的建立提供了政策保障,推動電力行業的改革發展。
在國家《關於全面推進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有關事項的通知》和《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定價辦法(試行)》兩個政策及電力市場轉型升級的推動下,各輸配點試點省市積極推進電力改革,將輸配電的建設布局和電價調整作為電力體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管住中間、放開兩頭」作為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而輸配電價格改革,是「管住中間」的核心內容,是「放開兩頭」的前提之一。
配電設備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在上述政策的推動下,國家選定江西、山東、上海、河南、新疆、山西、廣西、湖北、四川、遼寧、陝西、安徽等省市進行電力體制改革,根據地區電力發展的實際情況明確輸配電價格的價格改革方案,各試點地區《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實施方案》將推動輸配電電價監管的規範化、科學化。
目前,我國配電設備產業形成了以環渤海、長三角、中西部和珠三角區域為核心,面向全國的產業布局現狀。其中北京、上海、江蘇、西安、河南和深圳等省市是當前我國配電設備產業發展最為迅速的產業集聚區,在配電設備產業鏈相關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
所處的環渤海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和遼寧等省市,擁有政策和先進科研技術等優勢,不但是我國配電設備重要的政策、技術標準的誕生地,而且還是我國配電設備產業鏈中高端設備、先進技術的研發、設計和製造基地,具有一定的產業集聚優勢,以上便是配電設備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配電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配電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