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生物醫藥當前投資數據金額達到1113.58億元以上,我國政策扶持生物醫藥市場協同發展,2022年中國正處於生物醫藥製品的開發與製造的快速增長期。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中國市場對於農業生物技術與生物能源領域的技術均有巨大的需求。以下對生物醫藥產業鏈分析。
2020年,藥審中心受理1類創新藥註冊申請共1062件(597個品種),較2019年增長51.71%。其中,受理IND申請1008件,較2019年增長49.78%;受理NDA54件,較2019年增長100.00%。截至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規模為3.57萬億元,2018-2023年醫藥生物技術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預計2022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4萬億元。
生物醫藥原料以天然的生物材料為主,當下,該行業聚焦生物製品、中藥、醫療器械等領域,以科技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以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增進人民健康福祉、培育發展新動能。現從供應鏈、臨床應用、國際合作和關鍵要素保障四大方面來分析生物醫藥產業鏈。
在供應鏈方面,提出建立「鏈長制」「揭榜掛帥」等機制,推動本市在生物醫藥產業前沿領域建立領先地位、解決生物醫藥產業鏈「卡脖子」問題,打造安全穩定生物產業供應鏈。
在臨床應用方面,提出合理調整創新醫療項目價格管理機制、豐富商業健康險產品供給、建立綠色通道指導醫保協商、及時將更多北京市創新藥械納入政府採購和推廣應用範圍等,推動創新技術和產品應用。
在國際合作方面,圍繞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目標,提出搭建中醫藥健康養生國際綜合服務平台、建設生物醫藥國際銷售平台、加速出口退稅、加強北京市生物醫藥國際合作等舉措,推動已獲批的生物醫藥產品、技術進入國際市場。
在關鍵要素保障方面,提出涉及智慧財產權保護、人才、資金、利益共享、能力建設、容錯機制等6項保障措施,重點包括:組建醫藥健康領域智慧財產權聯盟,支持建立「生物醫藥人才項目離岸基地」,設立產業引導專項基金,建立健全區域合作發展利益分享機制,全面加強審評審批和檢驗能力建設,建立完善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容錯機制等內容。
生物醫藥行業成為當下發展速度最快的產業,生物醫藥企業需克服疫情反覆的影響,行業將突出規劃引領生物醫藥產業鏈抓住契機。生物醫藥產業一直以來都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風險、長周期的特徵,需要高額投入作為產業進入和持續發展的條件,各國對生物技術產業定義和圈定範圍很不統一。
以上就是生物醫藥產業鏈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