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生活垃圾處理行業分析報告 >> 生活垃圾處理行業技術特點

生活垃圾處理行業技術特點

2020-04-21 11:43:03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生活垃圾處理是指日常生活所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以及法律法規所規定的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的處理,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的方式有衛生填理技術、焚燒處理技術、生物處理技術、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以下是生活垃圾處理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生活垃圾處理行業技術特點

  人口增長以及城鄉一體化腳步的加快,城鎮人口越來越集中,生活習慣和環境均有了較大的改變,而伴隨而來的還有越積越多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處理成了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根據中國住建部2019年發布的《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鑑》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我國生活垃圾清運量逐年上升,2018年超過2億噸,達到2.04億噸,同比增長6.81%;2019約達到2.16萬噸,同比增長5.82%。

  2019年,214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為18850.5萬噸,處置量為18684.4萬噸,處置率達99.1%。生活垃圾處理行業分析指出,產生量最大的是上海市,產生量為8793.9萬噸,其次是北京、重慶、廣州和深圳,產生量分別為872.6萬噸、692.9萬噸、688.4萬噸和572.3萬噸。

  根據「十三五」規劃,我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提出,城鎮垃圾填埋處理能力從2015年的50.15萬噸/日降至2020年47.71萬噸/日,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從2019年的23.52萬噸/日提升至2020年的59.14萬噸/日,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比提升至54%。

  生活垃圾處理行業技術特點指出,生活垃圾具有產生量大、成分複雜,含有大量有機質,容易滋生大量細菌及散發惡臭等特點。其主要分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兩類。而在不可回收垃圾中以廚餘垃圾占比最高,占生活垃圾比重的40%-60%。而相比於工業廢物等垃圾,生活垃圾主要的有害污染程度相對較低。但是是對城市整體生活環境考量的重要標準。

  1、衛生填理技術:衛生填理技術成熟,作業相對簡單,對處理對象的要求較低,在不考慮土地成本和後期維護的前提下,建設投資和運行成本相對較低。對於擁有相應土地資源且具有較好的污染控制條件的地區,可採用衛生填埋方式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採用衛生填埋技術,應通過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資源化處理、焚燒減量等多種手段,逐步減少進入衛生填埋場的生活垃圾量,特別是有機物數量。

  2、焚燒處理技術:焚燒處理設施占地較省,穩定化迅速,減量效果明顯,生活垃圾臭味控制相對容易,焚燒餘熱可以利用。對於土地資源緊張、生活垃圾熱值滿足要求的地區,可採用焚燒處理技術。採用焚燒處理技術,應嚴格按照國家和地方相關標準處理焚燒煙氣,並妥善處置焚燒爐渣和飛灰。

  3、生物處理技術:生物處理適用於處理可降解有機垃圾,如分類收集的家庭廚餘垃圾、單獨收集的餐廚垃圾、單獨收集的園林垃圾等。對於進行分類回收可降解有機垃圾的地區,可採用適宜的生物處理技術。對於生活垃圾混合收集的地區,應審慎採用生物處理技術。生活垃圾處理行業技術特點指出,採用生物處理技術,應嚴格控制生物處理過程中產生的臭氣,並妥善處置生物處理產生的污水和殘渣。

  為保障我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的不斷增強、無害化處理水平不斷提高,指導各地選擇適宜的生活垃圾處理技術路線,有序開展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規劃、建設、運行和監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範和技術政策,制定了一切指南。

  2020年年初,我國頒布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符合國際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發展方向,在其指導下,我國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與處理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斷增加,生活垃圾產生量持續上升同處理能力不足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生活垃圾處理與管理工作面臨嚴峻挑戰,以上便是生活垃圾處理行業技術特點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生活垃圾處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活垃圾處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