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特色小鎮迅速崛起,特色小鎮也得到了我國較為全面的政策扶持。建立有活力、健康、美麗、宜居、交通方便等的特色小鎮,從而帶動城鄉經濟。本從從建設規模、政策、數量分布、投資金額等多方面解析特色小鎮市場現狀。
2014年10月,在參觀雲棲小鎮時,時任浙江省長李強提出:「讓杭州多一個美麗的特色小鎮,天上多飄幾朵創新『彩雲』。」這是「特色小鎮」概念首次被提及。
2015年1月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對「特色小鎮」的定義是:「按照企業主體、資源整合、項目組合、產業融合原則,在全省建設一批聚焦七大產業、兼顧絲綢黃酒等歷史經典產業、具有獨特文化內涵和旅遊功能的特色小鎮,以新理念、新機制、新載體推進產業集聚、產業創新和產業升級。」並指出特色小鎮是「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遊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發展空間平台」。 因此,特色小鎮實際上是一個聚焦特色產業,融合產業、 文化、旅遊、社區功能的創新創業發展平台, 以產業為核心, 以項目為載體。
從浙江實踐來看,特色小鎮是「產(業)城(市)人(民)文(化)」一體化的複合載體, 既非鎮也非區, 既不能簡單理解為行政區域劃分意義下的鄉鎮,並不等同於新城建設或美麗鄉村;同時也不是簡單的產業園區、旅遊景區等功能劃分,因此也不等同於園區建設或景區開發。烏鎮、西塘等傳統特色鎮沒有入選浙江特色小鎮名單,而是其中的部分小鎮入選, 既有行政區劃原因,也有產業功能單一的原因,特色小鎮一般規模較小,「產業園+風景區+社區」式的機械相加並不是特色小鎮。從特徵內涵上看,特色小鎮具備四個特徵:產業定位上「特而強」、功能疊加上「有機聚合」、建設形態上「小而美」、機制制度供給上「活而新」。
產業轉型與消費升級是特色小鎮最主要的推動力。發展特色小鎮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平台,也是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抓手,契合青年返鄉的創業需求和城市人口消費方式升級,有利於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發展動能轉換,有利於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有利於充分發揮城鎮化對新農村建設的輻射帶動作用。以浙江省為例,全省共計公布了兩批79個特色小鎮省級創建對象,51個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對象以及首批37個特色小鎮,預計未來浙江省將創建100個特色小鎮。2016年梅山海洋金融小鎮固定資產投資額最高,達到24.84億元, 義烏絲路金融小鎮等12個特色小鎮的固定資產投資額也都在15億元以上,成為經濟新的增長極。
截至浙江78 家特色小鎮創建名單中,旅遊產業占比最高,達到23%,項目平均投資不低於10億元。浙江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合格標準審定後,要求特色產業投資要達到60%以上,總投資方面:第一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不少於15億元,其中信息經濟、旅遊、金融、歷史經典產業特色小鎮不低於10億元,26 個加快發展縣特色小鎮不低於6億元。第二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不少於10億元,其中信息經濟、旅遊、金融、歷史經典產業,以及26個加快發展縣特色小鎮不低於6億元。
特色小鎮市場現狀
2016年10月14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以下簡稱住建部)正式公布127個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住建部公布的關於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分布情況,從各區域的特色小鎮數量來看,華東區域和西南區域的數量是最多的。
根據住建部發布的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結合住建部推薦工作的通知,特色小鎮的類型主要有工業發展型、歷史文化型、旅遊發展型、民族聚居型、農業服務型和商貿流通型,經過整理分析,旅遊發展型的特色小鎮最多,共有64個小鎮上榜,占比達50.39%;其次是歷史文化型的特色小鎮,共有23個小鎮上榜,占比達18.11%。
根據浙江省發改委數據顯示,2016年1至9月37個特色小鎮共完成投資480億元,預計到年底可完成投資額超600億元,約占規劃中100個小鎮5000億的12%。
從對國內已建成小鎮的樣本統計來看,總投資中基建設施投資約占比30%-50%,估算全國1000個小鎮基建投資將有1.5-2.5萬億。
2017年7月27日,住建部發布《關於擬公布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的公示》,將276個特色小鎮選入第二批名單。浙、蘇、粵、川、贛五省均有13個及以上的鎮入選,華東地區也繼續以120個小鎮數量繼續領跑於全國各大區。
截至2017年12月底浙江前兩批78個省級創建小鎮累計完成投資2117億元,入駐企業19250戶。其中,2017年上半年,前兩批78個創建小鎮特色產業投資344.2億元。「十三五」期間,浙江省特色小鎮計劃總投資5500億元,到「十三五」期末,浙江特色小鎮將實現稅收1000億元。
總體來看,特色小鎮建設正成為當下我國的經濟新熱點,迅速崛起。熱潮之下,特色小鎮已經不再是一個普通的經濟學概念或者行政學概念,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集產業、文化、旅遊和社區功能於一體的經濟發展引擎。
特色小鎮是以與特大型城市相互補的狀態存在的,環一線城市,尤其是環京,更特指的話,例如雄安特區,未來將不以房地產業作為其支柱性產業,那麼從其未來發展模式來看,非常適合以特色小鎮這一業態作為其實現快速發展的一種途徑;同時,根據雄安定位,由於有央企遷入為這一區域帶來的重大機遇,未來雄安 新區的建設模式可能並不像京津兩市以特大城市單核驅動的發展模式,如果能夠實現 多個特色小鎮成片區發展,將有望成為城市發展進程中的一次重大創新,為未來區域均衡發展提供重要指導經驗。
未來,還會有第三批、第四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的公示,我國將陸續推進城市建設特色小鎮,讓城鄉經濟活躍、山水人文資源增強、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特色小鎮也有望帶動我國新一輪經濟的發展。以上就是筆者對特色小鎮市場現狀見解了。
更多特色小鎮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特色小鎮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