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通信是一種微波通信,具有抗毀性強、覆蓋範圍廣、通信距離遠等有點,是遠程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2019年全球衛星產業總收入達到2605億美元,以下是衛星通信行業競爭分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球共有在軌衛星1459顆,分屬59個國家。全球衛星數量過去幾年快速增長由2012年994顆在軌衛星增長至2019年1459顆。在軌衛星中,數量最多的是包括通信衛星在內的商用衛星和對地觀測衛星,分別占比35%和19%。
衛星通信行業分析指出,衛星產業根據上下游關係,分為衛星製造、發射服務、衛星服務和地面設備製造四大領域。相對於衛星製造和發射服務,衛星服務和地面設備製造構成了衛星產業的主體。隨著技術水平的進步、市場需求的增長和商業化程度的提升,衛星應用領域不斷豐富,在通信、氣象、遙感、廣播、導航等領域均發揮重要作用,也帶動衛星服務和地面設備製造行業的增長速度明顯超過衛星製造業和發射服務業,在整個衛星產業鏈中所占的比重持續上升。
《中國通信設備市場調查與供需格局預測報告》指出,我國衛通已經基於中星16號衛星提供機上互聯模擬體驗,人們使用手機可以連接機上 WiFi,上網速度流暢,還可以通過機上網際網路構建起客艙服務系統。衛星通信行業競爭分析指出,全國還有大約4.8萬所中小學沒有接入網絡,大多是在光纖接不到、鐵塔無法建設的地區。衛星網際網路更快速、更低成本地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讓邊遠地區的學校接入網際網路,幫助偏遠地區的中小學生跨越「數字鴻溝」。
1、中國衛通
中國衛通全面推進衛星資源東拓西擴的國際覆蓋戰略。運營並管理著中星5A (中衛1號)、中星5B (鑫諾1號)、中星5C(鑫諾3號)、中星5D、中星5E、中星6A (鑫諾6號)、中星6B、中星9號、中星10號、中星15A、亞太2R、亞太5號、亞太6號、亞太7號等13顆優質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覆蓋包括中國全境、亞太、中東、澳大利亞、歐洲、非洲等地區。在建有中星9A (鑫諾4號)、中星11號、中星15號等3顆衛星,規劃3顆衛星。
2、中山達華智能
衛星通信行業競爭分析指出,中山達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生產非接觸式智慧卡、智能電子標籤、RFID讀卡設備的製造商。截至目前,公司已經累計為國內外用戶提供了數億枚的RFID產品,並廣泛應用在安防、交通、旅遊、防偽、金融等各個領域。與世界各大半導體公司如NXP founded by Philips、EM、TI、ST、Impinj、ATMEL、法國INSIDE、英國JEWEL、以及國內的復旦微電子、華虹集成電路等廠商建立了重要合作夥伴關係。在國家諸多重點建設項目和國際知名項目如:解放軍車牌防偽標籤、地鐵(輕軌)、大型城市一卡通、HP(美國惠普)資產管理、圖書館領域有著成功的應用案例,為RFID產業在金卡工程事業的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目前,我國衛星通信主要以C頻段(4-8GHz)和Ku頻段(12-18GHz)為主,少部分衛星採用Ka頻段(27-40GHz)。頻率的高低,決定了通信傳輸帶寬的大小,頻率越高,單位時間傳輸的數據量上限也越高。所以高通量衛星採用Ka頻段為主。但在發射功率給定的情況下,頻率越高,傳輸距離則越小。因此,高通量衛星運行軌道主要以低軌道為主,以上便是衛星通信行業競爭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衛星通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衛星通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