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的成形,我國西藥市場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實現了穩定增長,增速小幅上升0.4個百分點,企業進貨的讓利比例為藥價的18%左右,以下是西藥行業現狀分析。
西藥行業分析指出,我國西藥行業歷經多年發展,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大多原料藥企業已經從生產粗放型的低端大宗原料藥向精細型的中高端特色原料藥轉變,企業深加工的能力不斷增強,藥物品質也得到了相應提高。
根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藥品流通市場銷售規模穩步增長,增速有所回落。西藥行業現狀指出,全國七大類藥品商品銷售總額達到21586億元,扣除不可避免因素同比增長7.7%,增速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其中藥品零售市場銷售額4317億元,同比增速與2017年基本持平。
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國西藥行業整體法估值水平(PE-TTM)約38倍,處於歷史平均水平。其中醫療服務、生物製品、醫療器械板塊估值較高,在50倍以上。西藥商業板塊估值相對較低,在 27 倍左右。
目前,我國經濟整體處於結構調整的優化升級階段,隨著國內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健康觀念的提升,在人口老齡化下,對西藥的需求整體擴大,經促使我國藥品流通行業規模進一步擴大。西藥行業現狀指出,同時,在政策利好推動下,2020年西藥的行業集中度還會繼續提高,企業競爭尤其是龍頭企業間的競爭也會益發激烈。
1、構成多層次化:
它包括以招標為特徵的開放性市嘗以醫藥合同為基礎的半開放性市嘗以國家計劃為基礎的封閉性市場和以自由購銷為特徵的零售市場,都是以藥品市場為導向,充分體現供求關係、價值規律。
2、藥品需求多樣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藥品和保健食品購用量越來越大。有資金支持的購銷者對高檔藥品、新藥有特殊偏愛,而中、低層次的購銷者仍占據大部分藥品市場份額。在資金的投向上,購銷者在產、供、銷、研、用的方面有不同投入比重,構成了新的購銷格局,以上便是西藥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西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西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