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人工智慧在醫療電子應用市場上的價值將超過17億美元。我國醫療電子產業呈現高速增長,年增長率在15%以上。下面進行醫療電子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醫療電子行業分析表示,傳統的移動醫療設備普遍基於Wi-Fi、藍牙等通訊手段,存在不能獨立使用、功耗較高、隱私泄露等問題,難以促成用戶形成良好的使用習慣。
隨著新一代NB-IoT/eMTC通訊技術的出現,彌補了傳統通訊技術的缺點,成為移動醫療設備的標配。全球電信運營商們和晶片巨頭在改善、布局通訊技術的同時,也推動了移動醫療設備的商用,尤其以運動、心律、睡眠等檢測為主的各類醫療設備發展較快,為迎合市場,滿足用戶需求,高通、華為等晶片廠商也紛紛推出可以支持NB-IoT/eMTC等通訊技術的物聯網晶片,助力移動醫療設備的商用。
隨著醫療設備在人們日常保健中應用比例的提高,醫療電子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智能性等人性化需求成為未來產品設計的關注重點,因此,智能裝置傳感器等醫療健康配件,成為近年來硬體商、開發商積極搶進的市場。
近幾年,在中國居民健康需求及健康支出日益提高、社區醫療以及農村醫療建設逐步啟動、醫療機構基礎設備及急救設備配備需求快速釋放的推動下,中國醫療電子市場得以迅速發展,2018年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醫療電子市場。
可攜式醫療電子產品分為家用便攜和醫用便攜兩大類,家用便攜包括可攜式電子血壓計、便攜血糖儀和數字體溫計產品等。醫用便攜產品包括便攜心臟除顫器、動態腦電圖、多參數便攜監護儀、可攜式超聲診斷儀等。
可攜式醫療電子設備,其針對的是所有的家庭成員,使他們能夠通過可攜式醫療電子設備進行個人生理體徵的簡單測量,但在日常的使用過程中,由於部分老人和兒童對設備的說明指導不了解,導致其在使用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操作失誤等問題,嚴重的甚至會對患者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響。為此,醫務人員需要加強對可攜式醫療電子設備的知識普及,幫助家庭成員更好地使用設備進行日常檢測。
隨著疾病中心的轉變,可攜式醫療電子設備逐漸向著家庭化的方向發展,而在研發可攜式醫療器械的過程中,家庭化的疾病中心轉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通過可攜式醫療設備的應用,其將會逐漸結合物聯網技術以及網際網路技術等先進的通信技術,幫助人們脫離傳統穩定看病模式。因此,在未來的可攜式醫療電子設備發展中,家庭化的發展方向將會成為主流。以上便是醫療電子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醫療電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療電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