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印刷機械市場容量一直是製造企業、用戶和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因為市場是影響產業發展的重要指標。中國印刷機械基本實現了高、中、低端品種齊全,中低端設備不僅可以滿足國內需要,還有部分出口到國際市場。以下對印刷機械行業競爭分析。
2017-2022年中國印刷機械製造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表明,面對激烈的全球化市場競爭,國產印刷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印刷機製造企業生存受到嚴重威脅。但是,挑戰與機遇並存,我們必須牢牢抓住空前的技術進步以及和平的國際環境給國產印刷機行業提供的騰飛機遇,調整戰略,迎接挑戰。
1.印刷業的發展,對印刷機械設備的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印刷機械企業應該在提高設備技術水平和質量水平上下功夫,不斷在提高設備自動化、數位化、高質化水平上做文章,積極採用國際先進技術,提高設備的技術含量,尤其要加快採用CTP技術、CIP4接口技術、獨立驅動技術、變頻調速技術等。
2.這幾年的產品質量與十年前已經不能同日而語,同樣設備在試製或小批階段的水平和近年來批量生產的水平無法比擬。國內外汽車製造廠家在產品銷售後,如發現問題,會採取召回制度予以翻修或更換零件,保證產品質量和減小發生故障的可能性。最近,瀋陽工具機集團召回72台過去生產的數控工具機,用新設備取代,從而提高企業的形象。印刷機械設備是否也可以採用這種辦法,一方面挽回不良的影響,另一方面為新產品拓寬銷路。召回的辦法可以多種多樣,如整機以舊換新的方式、零部件更換的方式、免費維修的方式、舊設備有價收購的方式,等等。
3.印刷機械製造業經過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大部分主導產品已經初步實現產業化,中低檔產品市場基本實現國產化。中高檔產品市場已經成為一些集團公司的主要衝擊目標,近年來已經取得較好的成果。在國際競爭愈演愈烈的大環境下,實現集團化經營的重要性已被企業家所認識。一些企業通過自身發展或兼併重組實現規模化經營,企業實力不斷壯大,在集團化的進程中已經取得長足進展。也有些企業採用鬆散或相對緊密的橫向聯合,形成統一面對市場的銷售機制,競爭實力得到加強,從而使印刷機械製造業健康、快速地發展。在市場相對蕭條的時候,是推進企業集團化的最好時機,有實力的企業應該加快集團化的進程,提高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
4.歐洲印刷機械設備進口有苛刻的條件,其中之一是要求產品通過CE安全體系認證。對參加展覽會的產品,沒有通過CE安全認證的,不能在歐洲市場上銷售。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起印刷機械安全標準化體系,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安全標準的等同轉化工作才剛剛開始。我國印刷機械設備製造企業,基本按全國印刷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制定的行業標準組織生產。標準的技術要求、檢測方法與已開發國家和國際標準尚有差距。應該加快國際標準的等同轉化工作,以適應國際市場對設備的技術水平要求,使印刷機設備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在市場相對低迷的時候,企業應抓緊時機,積極收集並採用國際上制定的印刷機械先進標準,儘快與國際接軌。
5.建立國內技術壁壘和進口法規。近年來,在國外先進設備不斷湧入我國的同時,在沒有技術防範的情況下,低檔次的印刷機械設備和二手設備也大量湧入國內市場,干擾了國內印刷機械製造業市場的健康發展。進口二手機的數量無法統計,但從市場交易情況和進口印刷機械大修業繁榮可以看出,進口數量相當可觀。為保護國內市場安全,建立我國印刷機械設備市場保護體系已勢在必行。
6.擴大印刷機械設備出口,也是減輕國內銷售壓力的出路。
中國製造正在世界印刷舞台上逐漸占有一席之地,走出去是一種狀態,過程卻可以多種多樣。縱觀國內器材製造商走出去的方式,有藉助資本整合布局海外者,有通過產品創新布局海外者,有引進人才布局海外者……藉助形式多樣的突圍手段,中國製造正在國際印刷舞台上崛起,正能量正匯聚成勢。
德國的競爭優勢再類比國內企業,我們有著很好的發展空間:其一我們有著一個不斷強大中的經濟體作為後盾,發展必然帶動市場的活躍,有很好的土壤幫助企業做起來,同時綜合國力的增強使得我們在世界貿易中飽有更多的話語權,營造了一個相對平等的氛圍;其二,國家著力扶持自主企業,2009年6月30多種印刷機實現了出口退稅率的提高,分別提至15%或17%,這是2008年8月以來第7次提高退稅率,為國有印刷包裝機械製造企業贏取世界範圍內競爭提供了力量;其三我國科學研究技術的發展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學研一體化的建立可以很好的促進企業打造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鑄就拳頭產品。
近年,進行海外拓展對於國內印刷機械製造企業來說並不是稀奇事,其中兩大案例被人們津津樂道,一是上海電氣印刷包裝機械集團收購輪轉機製造國際知名企業美國高斯,二是遼寧大族冠華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購膠印機「百年老號」製造企業日本筱原。走出去並成為世界知名企業的買家,其中不僅包含著國內製造企業壯大的寓意,還蘊藏著同行業內部、不同國家的企業之間文化互相滲透的必然趨勢。
藉助國外知名企業已有技術和所在國家的市場基礎,這種走出國門的方式需要資本上的「大手筆」投入,很多企業是有心無力。引進有著海外市場人脈的「海龜」人才也是企業正在選擇的一種方式。近年正在迅速崛起的印後設備供應企業深圳精密達機械有限公司就是該類代表企業,去年11月深圳精密達引入了有著德國印後製造企業多年管理經驗的業內知名經理人何勇,這正是其走出國門、布局世界的重要一步。
更多印刷機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印刷機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